依巴斯汀片不良反应:国外文献报道:12岁以上的病人中出现的大于1%的不良反应为:头疼(7.9%),嗜唾(3%),口干(2.1%)。[查看全文]
依巴斯汀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本品在体内代谢为卡巴斯汀,对组胺H1受体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能抑制组胺释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H1受体拮抗作用和抗胆碱作用很弱。 [查看全文]
规格型号:是反映商品性质、性能、品质的一系列指标,一般由一组字母和数字以一定的规律编号组成。如品牌、等级、成分、含量、纯度、大小(尺寸、重量)等。[查看全文]
卡瑞斯汀的半衰期为15~19小时,依巴斯汀的66%以结合的代谢产物形式主要由书法中排出。每日给药一次,每次10mg,3~5日后达到其稳定血药浓度,峰浓度在130~160ng/ml范围。[查看全文]
依巴斯汀影响皮试效果,因此皮试只有在停服依巴斯汀5天至7天后才可进行。另外,其它一些抗组胺药物的作用在使用依巴斯汀后或许会被夸大。 [查看全文]
依巴斯汀对怀孕期妇女的安全性尚缺乏足够的验证。动物试验研究表明:在妊娠早、中、晚期依巴斯汀对胚胎发育无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作用。[查看全文]
老年用药:老年受试者与青年成人志愿者相比,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老年患者的用法用量同成年患者,无需作剂量调整。 [查看全文]
试验数据表明,依巴斯汀是一种强效、长效、高选择性的组胺H1受体阻断剂,并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能受体没有拮抗作用。 [查看全文]
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惯等具有的各种特征。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依巴斯汀片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查看全文]
临床前安全数据显示,在常规药理安全性试验结果中未发现依巴斯汀具有毒性作用。重复剂量试验未发现其具有毒性、生殖毒性、潜在致癌性以及对生殖功能未发现具有副作用。 [查看全文]
依巴斯汀片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依巴斯汀。其化学名称为:4-二苯基甲氧基-1-1[3-(对-叔丁基苯甲酰基)丙基]哌啶。 [查看全文]
在大于12岁的儿童中报道的小于1%的不良反应如下:腹痛、消化不良、鼻衄、鼻炎、鼻窦炎、恶心和失眠。[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