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嘧啶片的性状是白色或微黄色片;遇光色渐变深。磺胺嘧啶片治疗一般感染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1g,一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的性状是白色或微黄色片;遇光色渐变深。磺胺嘧啶片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1g,一日2次,疗程2日。[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主要成份为磺胺嘧啶。磺胺嘧啶片的孕妇用药是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人类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孕妇宜避免应用。[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1g,一日2次,疗程2日。2个月以上婴儿及小儿常用量口服,每日0.5g,疗程2~3日。[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主要成份为磺胺嘧啶。化学名称:N-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分子式:C10H10N4O2S。分子量:250.28。[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的性状是白色或微黄色片;遇光色渐变深。的哺乳期妇女用药是有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乳儿产生影响。[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的性状是白色或微黄色片;遇光色渐变深。主要成份为磺胺嘧啶。化学名称:N-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分子式:C10H10N4O2S。分子量:250.28。[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属中效磺胺类,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主要成份为磺胺嘧啶。药物过量磺胺血浓度不应超过200μg/ml,如超过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毒性增强。[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的性状是白色或微黄色片;遇光色渐变深。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主要成份为磺胺嘧啶。治疗一般感染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1g,一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2个月以上婴儿及小儿常用量口服,按体重一次25~30mg/kg,一日2次,首次剂量加倍(总量不超过2g)。[查看全文]
磺胺嘧啶片属中效磺胺类,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抗菌作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