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的典型症状 你知道几个?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中,80%左右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90%以上。几乎每个老人都可能会患上白内障。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随着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患者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来恢复明亮的眼睛。白内障手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吃什么利于恢复?下面专家将为您详细介绍。
白内障术后早期一部分患者会有轻微异物感、疼痛、流泪、怕光等症状,如有玻璃体混浊的则可能有飞蚊症,属正常现象,观察即可,一般随着病情逐渐好转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中,80%左右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90%以上。几乎每个老人都可能会患上白内障。
我们能看清楚外界的东西,是因为光线从外界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然后在视网膜上聚焦,再通过视神经将信号传导到大脑进行处理。这个过程中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视觉质量。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囊外摘除术式。基本方法是在角巩膜缘做一个小切口,伸入超声粉碎器将晶体核粉碎后抽吸出来。摘除后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安装人工晶体,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正常情况下,植入人工晶体后可受用一辈子。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白内障的比率为75%;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高达80%以上。我国老年白内障患者已高达3500万人,因白内障致盲患者已近500万人。我国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50万人,并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是必需的。摘除白内障后,眼球内就丧失了晶状体这一必不可少的结构,视物仍不清楚,而配戴无晶体眼镜(框架式)及角膜接触镜又有很多缺点或不足,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安装人工晶状体,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
白内障在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很多人容易误以为是老花眼,但随之时间的推移,晶体的浑浊程度加深,视力可能出现下降情况,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出现失误模糊甚至产生青光眼等病发症。
很多老年人都有老眼昏花的感觉,以为这是正常的衰老,不需要进行治疗,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让很多老年人在晚年失去了光明,造成了晚年的最大遗憾。
白内障长得越熟越硬,超声粉碎所用的时间和能量越大,对眼睛的破坏越大,手术风险也越大,所以白内障手术要早一点做为好,一旦影响生活,就应该接受白内障手术了。
白内障手术是复明手术,现在更是已发展成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为确保手术质量,对患者负责,在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患者应配合医生做好周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
前囊环形撕囊术是白内障手术发展进程中一个伟大里程碑。80年代中期Gimbel和Neuhann等人同时发明了连续环形撕囊术,是近十五年来最有意义的新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