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随着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患者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来恢复明亮的眼睛。白内障手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吃什么利于恢复?下面专家将为您详细介绍。
白内障术后早期一部分患者会有轻微异物感、疼痛、流泪、怕光等症状,如有玻璃体混浊的则可能有飞蚊症,属正常现象,观察即可,一般随着病情逐渐好转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
高度近视与白内障互相影响,高度近视可能增加白内障风险。目前在中国,年轻人学业压力大,阅读量增加,电子产品普及,近视人群仍在扩大,不注意保护很多会发展为高度近视,这样就增加了白内障的风险。
白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白内障。虽然这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大多数人对此病却很缺乏常识,存在很多误解,导致治疗时间延误。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人总数比例持续上升,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也呈直线上升,60岁以上有75%,70岁以上达80%,80岁以上几乎90%。老年性白内障严重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治疗白内障从过去单一的恢复视力到现在的要求手术的视力恢复到最好的状态。如果你发现你的眼内出现了白色混浊物,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上医院去检查了。
人工晶体的选择依据是参考每个人的眼球解剖结构,用眼习惯等选择。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不同人的眼部结构也有差异,选择人工晶体也可能不同,最终选择哪种晶体,需要将自己的特殊需求提前告知医生。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
白内障是我国致盲率最高的眼部疾病,致盲率达47%。据统计调查,在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而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90%以上。50岁以上人群视力障碍比例高达30%,主要原因就是白内障。
年龄是老年性白内障的最大危险因素,氧化损伤是白内障的特点。 50 岁以上白内障患病人数明显增加,其中70 岁以上者患病率最高。人体在发生老化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物质,损害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