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饮食造就世界最多食道癌人群
摘要:中国人口占全世界20%,却拥有全球60%的食管癌患者,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是全球平均值的7倍多。与欧美低发地区不同,我国食管癌以中、下段,鳞癌为多。其中食管鳞癌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与我国的“特色”饮食习惯有关。
年过六旬的马会芳,家住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从农历过完年,她就出现吃东西咽不下、干呕、胸口难受等不适症状,以为是胃炎犯了,就在村里卫生所吃药、挂水治疗,几个月后症状未能缓解,去市里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是颈段食管癌。让人料想不到的是,在住院期间马女士老家的弟弟也被查出了中下段食管癌。
姐弟两相继患癌恐与不良生活方法有关
近年来,很多地方更是出现了癌症聚集的“癌症村”一说。对于马女士和其弟弟双双患食管癌,专家表示:直系亲属同时患癌的案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食管癌这类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癌症,同一个家族间,饮食习惯都有一定的共通性,这很有可能是导致同一家族间有几个家庭成员同时患癌的原因。
在中国这样一种说法:一热当三鲜。我们吃东西都喜欢“趁热吃”,不管东西多烫都往肚子里下咽。殊不知,食过热、过烫、过辣、过硬的食物都是引发食管癌的主要原因。
据研究表明,食道和胃粘膜可承受的最高温为50度,当吞咽滚烫的食物时,往往会损伤口腔、食道和胃粘膜,食道、胃粘膜一直得不到修复,长时间如此,就食道极易发生增生,形成癌变,诱发食道癌。
除此之外,还要及时补充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禁食各种腌制、烟熏食物。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而维生素C、E会阻碍致癌物的形成,微量元素的缺失,可能会对各种致癌物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