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冠心病病人宜吃七八分饱
摘要:饱餐后会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易出现痉挛,血管收缩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从而使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并可导致各类心律失常发生。
长期的临床研究和大量的病例分析证实,冠心病病人如吃得过饱可诱发和加重
心绞痛,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及猝死。饮食的摄取量对冠心病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其摄取量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对患者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晚餐,因夜间更易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病人更不能大量进食。所以医学专家建议,冠心病病人宜少食多餐,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
这是因为:
(1)进食后,因消化和吸收的需要,心排出量增加,才能满足这种需要,而排出量的增加,又依赖于心肌收缩加强、
心率加快等,从而增加了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健康人由于冠状动脉管壁张力较大,供氧和需氧尚可达到平衡。但冠心病病人,由于冠状
动脉硬化狭窄、冠状血管储备力下降,饱餐后供与需就失去了平衡。同时,饱餐还可引起胃冠状反射,使冠状动脉收缩、血供减少,使
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
(2)饱餐后会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易出现痉挛,血管收缩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从而使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并可导致各类心律失常发生。
(3)个别病人饱餐后,迷走神经兴奋而致窦房结抑制,可引起心跳停止或猝死。
可见,饱餐对冠心病的影响不容忽视,提醒冠心病病人,切不可为嘴而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