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肺大疱 > 肺磨玻璃结节都应该手术么?

肺磨玻璃结节都应该手术么?

2018-04-07 来源:东城中医医院、医护职通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大概在2010年以前,大部分胸外科医生是不重视磨玻璃结节的,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应该随访观察而不是手术。虽然病理学上很早就有肺泡细胞癌这样的肺癌类型
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Opacity,GGO)是早期肺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因此胸部CT体检发现肺部结节时,人们都很紧张,若报告上有“磨玻璃”这个的字眼,似乎就可以铁口直断“我得了肺癌”。患者往往很紧张,求教于不同的医院和医生,有的说应该做手术切除、早做早好,省的夜长梦多;有的说可以观察,等有变化再做也来得及。在这里,我想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告诉各位患者,减少患者对肺癌的恐惧,做出合理的治疗选择。

一、胸外科医生对磨玻璃结节的认知升级过程
 
大概在2010年以前,大部分胸外科医生是不重视磨玻璃结节的,看到后的第一反应是应该随访观察而不是手术。虽然病理学上很早就有肺泡细胞癌这样的肺癌类型,但那不是肺癌的主流。让胸外科医生有这种认识也可以理解,因为那时候绝大多数胸外科医生只会做开胸手术,巨大的手术创伤(开胸手术的创伤可以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胸腔镜手术为什么要中转开胸?)和不起眼的病灶相比,有点不值当。正是因为切的少,加上对患者主动的随访特别少,患者容易失访,最终没有形成胸外科医生的经验。
 
胸腔镜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格局。我还清楚地记得2011年在我刚刚读研究生时,看到的一篇科普文章“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手术创伤的减少,让很多以前觉得“不必要”做的手术得以实施。切的多了,经验也就足了,现在大家知道GGO和早期肺癌重合度很高。磨玻璃结节就是胸外科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与磨玻璃结节相关的很多领域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小结节定位技术、肺段标记技术、多原癌理论、基因测序分析等。一些胸腔镜技术开展的比较早的单位开始在全国学术会议的报道各种手术结果,被诊断为肺癌的患者也告诫周围的朋友早做胸部CT检查。就这样,小结节、磨玻璃影的患者近年来呈井喷的态势。
 
手术量的激增、数据的积累,让一些曾经主张积极手术的外科医生逐渐趋于保守。因为再小的胸外科手术也是要打开胸膜腔的,封闭的空间被打破,患者术后往往有慢性疼痛、咳嗽、感觉异常等不适,虽然不严重,但会给一些敏感的患者带来困扰;还有一些患者术后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出血、皮下气肿、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对日常工作、生活有较大的影响。为此,胸外科界也制定的各种指南、规范、共识,来减少对小结节、磨玻璃影患者的过度治疗,比如8mm以下的结节主张首选观察。
 
通过近十年的手术经验,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对应关系:磨玻璃结节——早期肺癌。那么早期肺癌是否一定要早期干预呢?
 
二、几个我觉得可以观察随访的病例
 
1、男性,46岁,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纯磨玻璃结节6个月入院。入院之后复查胸部CT,在电脑上的薄层CT扫描上,左右侧肺上可找到十多个GGO。所有这些磨玻璃影都非常淡,如果不在电脑上,只在片子上能隐隐约约看到左肺上叶和右肺上叶的两处GGO。经过和患者多次的沟通,患者要求手术明确诊断。于是就对左肺上叶比较靠边的GGO进行了胸腔镜楔形切除,最终病理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也就是一种癌前病变,这种病变即使最终发展成为腺癌,也至少需要10到20年时间。那么其它那些更小更淡的结节就更不用说了。1周前,患者回来复查,胸部CT显示左肺上叶有一处阴影,可能为手术后残留的痕迹,患者有慢性疼痛。当然这些都不严重,对患者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