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心病自愈
摘要:单纯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婴儿期。追踪资料表明,多数膜周部小室间隔缺损到1岁时可自行闭合,在随后的幼儿及学龄前期内仍有部分患儿自愈。
室缺能不能自愈还得看缺口的大小和病情,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的患儿可自行愈合,一般发生在1~3岁的单纯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在等待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自愈过程中,缺损小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儿需要每年随访心脏超声。
新生儿心脏室缺有自愈可能,如果室间隔缺损很小,一部分有可以室间隔缺损自行闭合的可能性,存在于肌部的室间隔缺损尤其如此,存在于三尖瓣隔瓣下的缺损也会由于和周围组织粘连,使分流量有减小的可能。即使未自行闭合,通常也不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单纯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婴儿期。追踪资料表明,多数膜周部小室间隔缺损到1岁时可自行闭合,在随后的幼儿及学龄前期内仍有部分患儿自愈。进入学龄期后则难以自愈,应做手术进行室间隔缺损治疗。随年龄增长,合并主动脉瓣脱垂和关闭不全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
分析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自愈资料发现,缺损小于0。
5cm的膜部缺损关闭的可能性较大。小型肌部缺损也可能自然关闭。室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与缺损周围组织增生及三尖瓣隔瓣粘连有关。
由于导致新生儿室间隔缺损自行愈合的机制很复杂,室间隔缺损自愈大致与室间隔缺损患儿年龄,缺损的类型、大小,有无合并症或并发症,血流动力学等有关。
室间隔缺损最易合并感染、
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在等待心脏室缺自愈期间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由于高速血流冲击,容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故在等待室间隔缺损自愈期间,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必要时立即施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