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外翻,漏斗胸真的需要补钙么?
摘要:所谓肋骨外翻,是指胸部最下方的肋软骨轻微上翘,超出身体胸廓的外缘。是6个月到2岁从卧位到坐,站位过度时,儿童胸廓发育的正常现象。它并不是佝偻病的体征。
关于肋骨外翻,
漏斗胸的担心和咨询是来健康门诊的爸爸妈妈比较多见的问题。
不但父母,许多医生也会有这样的误解,把婴幼儿的肋骨外翻和漏斗胸与宝宝缺钙或者佝偻病联系起来,常常会因为肋骨外翻或者漏斗胸而要求孩子补钙,治疗性使用
维生素D。
肋骨外翻真的是因为缺钙么?
所谓肋骨外翻,是指胸部最下方的肋软骨轻微上翘,超出身体胸廓的外缘。是6个月到2岁从卧位到坐,站位过度时,儿童胸廓
发育的正常现象。它并不是佝偻病的体征。
通常所说的佝偻病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维生素D缺乏造成的钙磷吸收代谢异常。这个疾病在临床上医生们人为的将它分四个阶段,早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佝偻病的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
骨骼发育异常表现,一旦出现骨骼异常体征,则已进入佝偻病的激期了。
在《中华
儿科杂志》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制定2008年发表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描述佝偻病激期的l临床表现:“>6个月婴儿,可见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O型腿、X型腿等体征”。
佝偻病的体征并没有提到肋骨外翻,典型的佝偻病胸骨发育体征为“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
什么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
肋串珠:指婴儿肋骨和肋软骨交接出因骨化不了的组织堆积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称肋串珠。
肋软骨沟: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
鸡胸又称鸽胸(pigeonchest),胸骨向前隆起畸形,状如鸡、鸽子之胸脯故称之为鸡胸,是前胸壁第二种常见的胸廓畸形。鸡胸常常会和漏斗胸(funnelchest)混为一谈,甚至有些医生也会认为漏斗胸与维生素D或者钙有着某种关系,而建议补钙。
其实漏斗胸是胸骨及肋骨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胸骨体(特别是剑突根部)及其相应的两侧第3~6肋软骨向内凹陷,致使前胸壁状似漏斗,属于骨骼先天性发育问题,与维生素D缺乏或者缺钙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出现严重漏斗胸的话,需要的治疗不是补钙,而是需要小儿骨科,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肋骨外翻属于生理性肋骨发育表现,不能观察到有肋骨外翻就直接等同于缺维生素D或者缺钙,盲目给孩子补钙或者治疗性使用维生素D治疗。只要生理性的补充每天400单位维生素D的话,一般出现维生素D缺乏的可能性比较小。
有学者认为,婴幼儿腰带太紧,束的太高,以及站立过早可能会加重肋骨外翻的程度,所以在平时护理中注意,束腰带别过紧过高,运动锻炼遵循孩子运动发育规律,大多数会随着孩子的骨骼发育,肋骨外翻会逐渐好转,并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