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心脏搭桥 > 心脏搭桥手术后寿命?进行间歇运动的优点为:

心脏搭桥手术后寿命?进行间歇运动的优点为:

2017-12-25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运动方案的进展速度:运动方案的进展取决于个体的最大体能,健康状态,年龄和目标。运动处方的心肺耐受力分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改善阶段和维持阶段。
  进行间歇运动的优点为:
 
  1)病人达到较高的运动强度而出现较少的疲劳感,因为与持续运动不一样,在休息期可减少乳酸的堆积。
 
  2)对心脏训练刺激的次数较多,主要是因为能重复政见心搏量,和心内压力。
 
  指每周康复运动的次数。为了达到预期康复运动的效果,病人每周运动应不少于3次,每两次运动间隔的时间应不超过2天。参加每周三次运动的患者,2-3周后心肺耐受力即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6-8周后通常有显著的改进。同时,我们强调冠状动脉搭桥病人要维持,必须坚持运动。如果运动次数减少至每周1次,已获得的心肺适应能力的一半将在10周内消失。假如完全停止活动,5周内患者将失去所有已获得的心肺耐受力。
 
  3)运动方案的进展速度:运动方案的进展取决于个体的最大体能,健康状态,年龄和目标。运动处方的心肺耐受力分三个阶段,即开始阶段,改善阶段和维持阶段。
 
  如果一旦怀疑是冠心病,请速与本公众号“p4006320371”或者微信号“13333849922”联系,河南优先,我们提供冠心病的外科手术(心脏搭桥手术)及介入治疗(心脏支架手术)。
 
  众所周知,目前冠心病是人类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教育工作的缺失,冠心病患者数量会不断增加。因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介入治疗的创伤小、较为便捷、患者易于接受以及其它原因使接受介入治疗和支架的患者越来越多。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冠心病手术病人的数量明显减少,并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越来越重,对心外科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体外循环下手术(on-pump)还是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off-pump)一度成为治疗冠心病手术方法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很多有关临床研究都有一些局限性。在2009年欧洲心外科年会上报告,发达国家非体外循环的使用率为25%。总体上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的病情要比体外循环下手术的患者要轻。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所需要的稳定器等特殊手术器械和体外循环本身,都是对搭桥手术的一种辅助和支持。非体外循环手术可以使患者免去了体外循环的危险和损害,手术时间短,手术用血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研究和推广,但要注意保证吻合口的质量和血运的充分重建。随着麻醉和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常规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越来越安全。对于合并其它心内病变或者血管条件差、病情危重的患者,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是必须的。无论采用体外循环与否,在手术过程中,都要注意避免损伤桥血管,不断提高吻合技术和桥的质量,以及充分再血管化以使心肌缺血得到显著的改善。这不仅关系到患者术后能否顺利恢复,而且也关系到患者的远期疗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