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食道癌 > 食道癌能活多久?术前放化疗在推广过程中有一定困难

食道癌能活多久?术前放化疗在推广过程中有一定困难

2017-11-29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局部可手术的食管癌治疗,新辅助化疗和放化疗这两种治疗模式均存在许多的问题,比较这两种治疗模式的潜在优势很有必要。
  新辅助化疗vs新辅助放化疗
 
  来自加拿大Sunnybrook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对2013年6月份前MEDLINE、EMBASE和Cochrane中心注册的33个随机研究,671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试验及文献进行系统性的荟萃分析与综述,比较了食管癌患者中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包括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N-CT)、新辅助放疗(N-RT)和新辅助放化疗(N-CRT)等方案。结果表明,相对于N-CT及N-RT,N-CRT方案是治疗局部可切除食管癌的最理想模式,其可显著改善OS,同时并没有带来术后死亡率的增加。
 
  对于局部可手术的食管癌治疗,新辅助化疗和放化疗这两种治疗模式均存在许多的问题,比较这两种治疗模式的潜在优势很有必要。术前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均有使患者显著获益的证据,但新辅助放化疗可使病人显著获益更多;当评价治疗两种病理类型肿瘤的效果时,发现新辅助放化疗对鳞癌和腺癌病人均有利,而新辅助化疗仅对腺癌病人有利。可见,对于95%以上的食管癌为鳞癌的中国,广泛开展术前放化疗并手术的治疗模式,对患者潜在的获益将更大。
 
  然而,术前放化疗在推广过程中有一定困难:
 
  一是由于术前放化疗对于治疗中心的诊疗水平要求很高,需要具备治疗前评估、放疗、外科、营养、围术期治疗、病理等高水平平台,并且要求各部门密切合作,学习曲线较长,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广。而且术前放化疗难以用于边缘性可切除或难以R0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如肿瘤可能外侵或广泛多区域淋巴结转移,主要原因包括可能需全纵隔+腹野照射、放射野过大、患者难以耐受、严重吞咽困难、营养状况差、卡氏(Karnofsky,KPS)评分低于90;如果患者完成术前放化疗后仍难以R0切除,会对随后的根治性放化疗带来技术上的困难。相比而言,术前化疗学习曲线较短,不良反应较小,在各种水平的治疗中心较易开展,而且对于边缘性可切除或难以R0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化疗更加适合,有效率约40%~50%,可为患者争取R0切除,即使之后仍无法手术,也便于进行随后的根治性放化疗。
 
  肿瘤进展通常与免疫抑制或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相关。免疫治疗可提高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且对正常组织影响轻微,是目前晚期食管癌研究的热点。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和抗体治疗。目前大量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价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中的作用。以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已取得初步成功,为食管癌患者改善预后和生命质量带来希望。未来还需要对肿瘤异质性、疗效预测靶点、免疫治疗耐受等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系统中的抑制性通路,防止T细胞过度激活导致的炎症损伤等。但肿瘤细胞也能利用人体免疫系统这一特性,通过高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反应,逃脱免疫监视与杀伤,促进肿瘤生长。在肿瘤细胞或肿瘤微环境中,调节T细胞功能的抑制性配体或受体呈高表达。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有抑制性受体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活性,释放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刹车”,重新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效应,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