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巨大胸腺瘤
然而,直径大于3~5cm的较大实性胸腺瘤习惯上一直被认为是胸腔镜的禁忌证[1~5]。根据上述文献,参考肝癌肺癌等其它实体瘤的分期,我们定义了“巨大”胸腺瘤的标准为瘤体最大直径≥5cm。2003年3月~2009年3月我科对16例巨大实性非侵袭(或轻微侵袭)性胸腺瘤采用胸腔镜切除,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35~85岁,平均49.8岁。本组病例除5例合并典型的重症肌无力症状、1例伴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均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经体检发现(6例)或仅有咳嗽、胸痛等轻微非特异表现(4例)。瘤体凸向右侧(14例)或左侧(2例),未对纵隔重要结构造成压迫或侵犯。肿瘤最大径5~10cm,平均7.1。
病例选择标准:经CT测量的肿瘤最大直径≥5cm,术前检查提示倾向于非侵袭性者。影像学拟诊非侵袭性胸腺瘤的具体标准包括:①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分叶;②包膜完整;③与大血管间存在脂肪间隙;④不接近无名静脉;⑤无其他影响胸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1.2方法
双腔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平卧位,以肿瘤凸向的一侧为手术侧,并垫高30°。3个胸腔镜手术切口位置与重症肌无力手术相同:观察孔位于第5肋间腋中线,2个操作切口分别位于第3肋间腋前线和第5肋间腋前线(女性位于乳腺下皱襞)。第5肋间切口适当扩大至2.5~3cm以方便牵引和标本取出。手术开始前于胸腔镜下进一步评估肿瘤的侵袭性,确保腔镜切除的安全性。巨大胸腺瘤胸腔镜手术最担心的是其与无名静脉的关系,因为瘤体的遮挡常会造成胸腺上极附近显露的困难。先完整切除肿瘤,再切除剩余胸腺。首先,自胸腺下极开始,以电钩沿肿瘤边缘切开术侧的纵隔胸膜,再以吸引器头或纱布球(“花生米”)钝性分离肿瘤与心包间的粘连,推开对侧纵隔胸膜,显露胸腺峡部,以超声刀切断。经充分游离后,瘤体活动度明显增加,无名静脉此时也容易显露。再自无名静脉下缘以超声刀切断胸腺及其静脉,完整离断肿瘤与胸腺峡部。将肿瘤放入无菌生理盐水袋内(Baxter),将袋口提出切口外,再围以纱布保护切口,将瘤体分块取出。然后继续切除包括双侧上极在内的胸腺组织。如伴随MG和副瘤症状,则切开对侧下半部纵隔胸膜,清除双侧隔神经前方的前纵隔脂肪组织。术毕于手术侧留置1根胸腔引流管,分层缝合肌层和皮肤,已切开的对侧纵隔胸膜无需修补。
2.结果
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15例,1例因瘤体侵犯了左无名静脉中转前外侧开胸完成手术。肿瘤最大径5~10cm,平均7.1cm。手术时间65~195min,平均134.1min。胸引时间1~6d,平均2.9d。术后住院3~13d,平均5.3d。全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Masaoka分期:Ⅰ期10例,Ⅱa期5例,Ⅱb期1例(中转开胸)。根据2004版WHO胸腺瘤组织分型标准:A型2例,AB型4例,B1型5例,B2型2例,B3型1例,无法分型2例。中转开胸病例接受了术后总剂量64Gy的放疗。随访至2009年10月,1例合并MG失访,余15例随访5~75(平均31.3)个月,无复发或转移。4例合并MG中,2例获得持续稳定缓解(CSR),2例获得部分缓解(PR),纯红再障者部分缓解(表1)。
3.讨论
胸腔镜下胸腺切除的适应证之一是Masaoka分期Ⅰ期和小于5cm的胸腺瘤[1~5]。虽然近来有关Ⅱ期病例甚至小部分Ⅲ期病例的胸腔镜切除时有报道,但对于直径大于5cm的巨大实性非侵袭胸腺瘤是否符合胸腔镜手术适应证这一并非少见的情况,尚缺乏专门研究,仅有部分作者介绍了有限的经验[6,7]。基于我们的临床经验,我们认为决定胸腔镜切除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侵袭性而非体积的大小。因此,我们对2003年以来我科完成的16例胸腔镜巨大胸腺瘤切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手术适应证等问题。
肿瘤的侵袭性是预期能否经胸腔镜切除的最重要因素[2]。我们依据术前CT和胸腔镜术中探查两个方面表现判断肿瘤侵袭性和可切除性。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表现有以下5个特点:①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分叶;②包膜完整;③与大血管间存在脂肪间隙;④不接近无名静脉;⑤常凸向一侧胸腔[8]。术中判断非侵袭性的方法为:瘤体具有完整而光滑的包膜,活动度较好,推挤时可在纵隔胸膜下“滑动”。肿瘤上缘过高,遮挡甚至侵润无名静脉是中转开胸的主要原因。
Takeo和Kido[9~11]报道利用胸骨悬吊法增加胸骨后间隙,完成一些较大的或侵袭性胸腺瘤的胸腔镜切除,而我们采用肿瘤主体所在一侧胸腔入路,无需悬吊胸骨,也获得了满意的显露。我们采用的手术顺序与常规方法略有不同,先完整切除肿瘤,取出标本,再处理残余胸腺或前纵隔脂肪组织,这样可清楚显露无名静脉,使手术变得安全可靠。手术从胸腺下极(或肿瘤下极)开始,沿肿瘤边缘完全打开术侧纵隔胸膜,钝性加锐性分离瘤体,以超声刀切断胸腺峡部。此时瘤体活动度明显加大,可将其推向对侧纵隔,于其上缘胸腺深方找到无名静脉,沿其下缘以超声刀切断。取出肿瘤后,术野更加清晰,使后续的残余胸腺和脂肪的切除变得异常容易。
巨大肿瘤往往被认为是胸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但已有脂肪瘤和局限性胸膜间皮瘤等胸腔内巨大良性肿瘤成功完成胸腔镜切除的个案报道[11~13]。他们认为只要采用合适的手术器械、出色的影像系统,配合以熟练的手术技巧,大多数的障碍都可以克服[14]。我们体会,对于非侵袭性胸腺瘤来说,尽管肿瘤体积大,但其相对固定的蒂部和血管走行,结合我们多年的手术经验,决定了该类肿瘤胸腔镜切除的高成功率。即使对于本组选择的大肿瘤来说,仍有高达93.8%的切除率,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本组结果也说明CT检查可作为较大胸腺瘤胸腔镜手术适应证的可靠筛选手段。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在平均31.3个月的随访中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初步说明胸腔镜手术的可行性[7,15]。当然,胸腺瘤的随访时间应远远长于肺癌,巨大胸腺瘤术后5年甚至10年的随访结果仍有待观察。
总之,我们体会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治疗非侵袭或轻微侵袭性的巨大胸腺瘤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随访效果满意。基于肿瘤大小制定的胸腔镜手术禁忌症这一传统观点值得商榷。
胸腺瘤的放射治疗
胸腺瘤是成人纵隔常见肿瘤其发病率占纵隔肿瘤的10-20%,多发于前纵隔,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通常在40-50岁最常见。
一、病理:
1.大体分型:
良性胸腺瘤(非浸润型胸腺瘤):胸腺瘤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称为良性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浸润型胸腺瘤):胸腺瘤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侵犯包膜或包膜外周围脂肪组织和器官组织。
2.组织学分型:
1999年WHO对胸腺瘤的组织学分型:
A型胸腺瘤:即髓质型或梭型细胞胸腺瘤。
AB型胸腺瘤:即混合型胸腺瘤。
B型胸腺瘤:被分为3个亚型;
B1型胸腺瘤:即富含淋巴细胞的胸腺瘤、淋巴细胞型胸腺瘤、皮质为主型胸腺瘤或类器官胸腺瘤;
B2型胸腺瘤:即皮质型胸腺瘤;
B3型胸腺瘤:即上皮型、非典型、类鳞状上皮胸腺瘤或分化好的胸腺癌。
C型胸腺瘤:即胸腺癌,组织学上此型较其他类型的胸腺瘤更具有恶性特征。
A型和AB型为良性,B型和C型为恶性。
胸腺瘤WHO分类与Muller—Hermelink分类的关系
WHO分类Muller-ttermelink分类
A型胸腺瘤髓质型胸腺瘤
AB型胸腺瘤混合型胸腺瘤
B1型胸腺瘤皮质为主型胸腺瘤
B2型胸腺瘤皮质型胸腺瘤
B3型胸腺瘤分化好的胸腺癌
C型胸腺瘤恶性胸腺癌
二、临床分期(1985年Verley建议分期)
期别依椐
Ⅰ期包膜完整、无浸润,完整切除。
Ⅰa与周围无粘连。
Ⅰb与纵隔结构有纤维粘连。
Ⅱ期局部浸润即包膜周围生长至纵隔脂肪组织或邻近胸膜或心包
Ⅱa完整切除
Ⅱb不完整切除伴局部肿瘤残存。
Ⅲ期大量浸润性肿瘤
Ⅲa浸润性生长至周围组织或/和胸内种植(心包、胸膜)。
Ⅲb淋巴或血行转移。
三、治疗原则
(1)外科手术是胸腺瘤治疗的首选方法,尽可能完整切除或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
(2)浸润型胸腺瘤术后(即使已行完整根治性切除的I期病例)均需行根治性放疗。
(3)对I期非浸润型胸腺瘤完整切除术后不需常规术后放疗,应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复发,争取二次手术后再行根治性放疗。
(4)对晚期胸腺瘤(Ⅲ、Ⅳ期),只要患者情况允许,应积极给予放疗或/和化疗。
四、放疗适应症:
a、浸润生长的胸腺瘤术后;
b、胸腺瘤未能完整切除的患者、仅行活检切除的患者及晚期患者;
c、部分胸腺瘤的术前放疗;
d、复发性胸腺瘤的治疗。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放射治疗引发的继发性红斑。I度、II度烧伤和尚未感染的皮肤创伤。
健客价: ¥2351.治疗Sj?gren综合征(口、眼、鼻干燥综合症)的干燥症状,纠正因服用某些药品(如安定剂、 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等)引起的药源性及U咽区接受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口干症。2.用于胆囊炎、胆结石, 并用于伴有胆汁分泌障碍的慢性肝炎辅助治疗。
健客价: ¥12.9止吐药。用于:1.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2.预防和治疗手术后的恶心呕吐。
健客价: ¥115止吐药。用于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手术后的恶心呕吐。
健客价: ¥170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健客价: ¥45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健客价: ¥135补气养阴,用于久病虚损,气阴不足。配合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促进正常功能的恢复。
健客价: ¥37补气养阴,用于久病虚损,气阴不足。配合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促进正常功能的恢复。
健客价: ¥25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等。
健客价: ¥12止吐药。用于:①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和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②预防和治疗手术后的恶心呕吐。
健客价: ¥146益气补血,扶正解毒。主治气血两虚症。适用于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头晕气短等症。对肿瘤放射治疗中因辐射损伤造成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增高等有改善作用,可用于辐射损伤。
健客价: ¥98用于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急性粒细胞减少症,尤其是对肿瘤化学和放射治疗以及苯中毒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健客价: ¥11.5用于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急性粒细胞减少症,尤其是对肿瘤化学和放射治疗以及苯中毒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健客价: ¥15.5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 5、本品亦可替
健客价: ¥8.51.念珠菌病: 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管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 用于治疗脑膜炎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预防念珠菌感染的治
健客价: ¥6.5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3.球孢子菌病。 4.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
健客价: ¥15.5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的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素养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物。 3、球孢子菌病。 4、本品亦可替代伊曲
健客价: ¥3适应症为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1.念珠菌病: 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管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2.隐球菌病: 用于治疗脑膜炎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3.球孢子菌病。4.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
健客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