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心脏搭桥 > 心肌梗塞的三大警报 心肌梗死,抢救及时很重要

心肌梗塞的三大警报 心肌梗死,抢救及时很重要

2017-08-1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常见的心脏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整、心脏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肌梗塞的三大警报

  不可不知的心脏病高危险因子

  常见的心脏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不整、心脏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

  但谁比较容易得到心脏病呢?除了先天性因素之外,心脏病的高危险因子还包括了:

  ●年龄:老化是常见的原因,男性45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即属于高危险群,就像机器用久了,引擎也会有磨损,因此心脏病得病的机率与年龄成正比。

  ●遗传:家族中有人得过心脏病者得病机率会增高。但是对于这方面的说法,我从中医临床观察中也有了不同的解读,因为许多疾病与饮食、生活、作息、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心脏病就是其中之一。多数人在年幼时都与家人同住共食,养成的习惯会很接近,甚至透过学习与模仿而社会化,这也包括对于人、事、物的情绪反应与做法等等。

  例如,成长于一个父亲情绪比较暴躁的家庭,妈妈喜欢煮又咸又油腻的食物,兄妹又常常熬夜用电脑玩游戏,年幼的孩子通常很容易模仿这些行为和习惯。等到成年之后,除非有自觉想要去改变,否则多数人仍会因循着成长环境所培养出来的惯性生活,因此同一个家族成员,会罹患同一类型疾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性别:男性得病比率偏高,女性因为有女性贺尔蒙的保护,所以罹病率较低。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传统社会价值观期待男性在事业、经济上有较多的表现,长期的工作负担、竞争等压力的负荷,都会加重男性心脏功能的耗损。女性若提早停经,罹患心脏病的比率也会提高。

  ●抽烟: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抽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也会增加罹患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

  ●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健康的大敌。如油腻、过咸、过辣等重口味饮食,会加重身体代谢的负担,也可能诱发高血压或肾脏疾病;而现在流行吃到饱的热潮,更是有损健康,在中医观点上,肠胃的负担也会影响心脏功能。

  甚至有些人压力大,会以吃喝来舒压,因而染上暴饮暴食的恶习,或过量食用刺激性食物,都是极错误的饮食态度,或许透过大吃大喝的畅快,逃避一时的苦闷或压力,但牺牲的健康代价绝对是更大的损失。许多人喜欢听中医师谈食疗,可是一说到禁口令,大家就兴趣缺缺,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吃对食物可以让人延年益寿,那吃错食物,当然也会有致命的影响。

  ●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属于新陈代谢异常疾病,都会影响心脏血管功能。尤其血管病变多是不可逆转,千万不能有三高有药吃、生病了再找医师想办法的侥倖心理,因为血管硬了、窄了、堵塞了,都是极为严重的问题。

  没人能保证你倒下的那一刻,身边是否有人,附近是否有医院,而且心血管疾病造成的瘫痪、身体机能丧失等伤害,更会降低生活品质,拖累家人,所以拿生命来豪赌很不值得,但这样的悲剧却在临床上履见不鲜。

  ●其他:体重过重、长期缺乏运动、情绪压力,都会增加心脏负担,降低心肺功能。其中,体重过重通常是饮食不节制加上不运动的结果,所以在临床上见到许多体重超重的人,也多半有心脏的问题。

  而心因性的心脏疾病,随著现代资讯社会快速运转的节奏,也跟着提高了好发率,许多身心疾病患者,因为长期的抑郁或是焦虑、紧张,常导致心律不齐或胸闷等现象,对治这类状况,通常解除了其心因性的问题,症状也大多能够缓解。

  认识心脏病的头号杀手—心肌梗塞

  心脏疾病长年位居国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其中「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据统计,心肌梗塞发生率正逐年快速攀升,罹病者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者超过半数以上都来不及送医即死亡,所以死亡率常被低估。而送到医院之后,又有一半机率可能无法康复出院,可见许多人对心脏病闻之色变也不是没有道理,其危险性之高,堪称是最可怕的头号杀手。

  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脏是最尽责的器官,全年无休,人的一生总搏动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这么辛劳的心脏,完全依赖冠状动脉提供氧气及营养。一旦冠状动脉硬化、狭窄,斑块破裂而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就会发生心脏缺血、缺氧,轻者引起短暂、轻微的胸口不适,也就是心绞痛或狭心症,重者心肌细胞死亡,心脏收缩功能大受影响,出现剧烈胸痛、冒冷汗等现象,这就是心肌梗塞。但是,通常大约只有一半左右的心肌梗塞病人在发病前有前兆,有些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只会感觉虚脱、昏厥或无力而已。

  心肌梗塞疼痛的部位

  典型的征兆是持续胸痛,甚至会有心绞痛。最常出现的疼痛部位在前胸部及偏左侧,然后延伸到左肩及上背部、颈部、左手臂内侧,有时会出现在下巴、胸骨与肚脐之间的区域,请参考下页图的橘色区域。

  严重的胸痛,虽然是心肌梗塞的重要警报,但美国一篇医学研究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没有出现胸痛的情况下,因为心脏病被送到医院。

  而这些病人的死亡率也比一般心脏病病人高出两倍。另一项研究也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心肌梗塞病患,动脉硬化狭窄低于50%,这说明了多数心肌梗塞的患者发病前没有心绞痛的病史,甚至有些病患从不觉得自己心脏有问题,因此心脏问题很容易被忽略,这种状况容易发生在青壮年期,尤其是自视身体好、年轻、觉得心脏病是老人病的人,最容易被突发的心脏疾患击倒。

  所以除了胸痛之外,还要注意其他症状,例如:

  ●胸闷,闷到胸口好像被挤压绑住,或被大石头压住的感觉。

  ●容易疲倦,体力差。

  ●呼吸困难,稍微活动就喘促。

  ●心悸,甚至会手抖。

  ●不正常的出汗,尤其是冷汗。

  ●面色苍白。

  ●晕眩、恶心,甚至昏厥。

  ●下肢水肿,手脚冰冷,甚至发紫等。

  心脏疾病虽然可怕,但也无法逃避,甚至还得加强警觉,及早加入护心行列才是。除了可以检视前述的高危险因子,也要记得观察身体不适的症状,提早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千万不要视而不见,痛而不觉,那就真的要当心了!

  心肌梗死,抢救及时很重要

  是最危重的心脏急症,是导致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领域,救治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在与死神赛跑的路上,如果耽搁了哪怕1分钟也会导致阴阳两隔。2017年7月31日,53岁的卢先生突发急性心梗来我院,因抢救及时而转危为安。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日,卢先生因“胸痛”于11点18分由他人陪同来我院急诊诊治。当时患者满头大汗,指着自己的胸口对医生说“我这里痛,从昨天下午四点多就开始出现阵痛,今早上8点左右开始一直痛到现在。”首诊医生仔细询问得知伴随左上肢疼痛麻木,通过对心电图、生命体征等检查评估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告知患者病情危重,并请科主任急会诊。11点25分,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血压测不到,大动脉博动消失,心电监护示室颤。

  抢救及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在医务科协调组织下,立即启动危重病人抢救流程,持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及呼吸皮囊辅助通气,电除颤、应用急救药物等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开展。经过约30分钟抢救,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恢复,但意识仍模糊。我院立即联系长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及胸痛中心,向120医生交接患者病情后,由我院救护车转送,进一步治疗。救护车转送途中,由我院急诊护士陪同,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各科室配合默契。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必须争分夺秒。抢救团队就像箭在弦上,时刻准备着。病情的快速变化考验着团队的急救能力,由于病情诊断明确,施救及时,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控制,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目前,患者意识恢复,各项生命体征良好,不日便可出院。

  此次抢救证明我院危重病人急救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也是继我院与长兴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后第一例对急性心梗患者联合施救,因抢救及时,处理得当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