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手术切除二龄童肺大泡 胸腔镜技术,让肺大泡患者不再受开刀之苦
摘要:说起肺大泡,似乎有点陌生,如果说“气胸”很多人知道,那自发性气胸呢?也就是说,病人没有外伤,突然胸痛、胸闷、气短,到医院检查拍胸片或胸部CT,诊断为自发性气胸(胸腔内集聚了气体,肺脏被压缩,病人通气功能收到影响),造成自发性气胸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肺大泡破裂。
单孔手术切除二龄童肺大泡
巨大肺大泡并气胸
该名幼儿因经常感冒,突发气促、呼吸困难,在当地某三甲医院查出气胸,右肺上部分存在巨大肺大泡,予放置胸腔管闭式引流,但持续漏气不能拔管。
因患者年龄太小,当地医院未能施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推荐转到该院胸外科就医,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周海榆博士认为,单孔胸腔镜技术切除幼儿右上肺的巨大肺大泡是最佳选择。
但此病例幼儿年龄太小,整个胸腔空间很小,胸腔镜器械难以在狭小的胸腔内操作,稍有不慎损伤心脏、大
血管则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麻醉能够实现患儿单肺呼吸,微创手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对麻醉技术和要求更高。
单孔微创手术切除
从保护患儿呼吸和身体状况考虑,创伤越小并发症也越少。
周海榆博士主刀,手术从胸右侧第5肋间腋中线3cm作为入路。首先,主麻醉医师郑勇博士采用小儿单腔气管导管,全麻下用小儿纤支镜引导,将4号气管导管精准插入患儿左侧主支气管,成功实施了单肺通气,为胸腔镜单孔微创手术提供了可靠而有力的保障。
紧接着,周博士应用单孔器械,以娴熟精细的操作技巧,将肺部囊肿以楔形切除,成功取出直径
5cm的肺囊肿和部分肺组织,最大程度保留幼儿肺部功能。
整台手术约40多分钟,术后康复很快,第二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第四天由其爸爸抱着出院。
技术微创不断突破
周海榆博士介绍说,胸腔镜从多孔到单孔的进程,从4-5cm的大单孔到3cm以下,甚至极致到2.5cm的微单孔,逐步实现从“皮毛微创“到”技术微创”。
多孔到单孔,不但是孔少了,孔小了,更要求思路、器械和路径的转变,从大单孔到到微单孔,则是精益求精的外科操作思维的极致体现,需要熟练的外科技术积累。
微创手术不是目的,手术需遵循相应的规律,首先是评估是否达到安全要求,其次是能彻底而有效的治疗,有了以上前提保证,微创才具意义。
从2014年开始,周海榆博士致力于单孔胸腔镜技术开展和改进,由原来的4-5cm大单孔,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良和路径的探讨,已发展为今天的最小2.5cm的微单孔,肺叶微创切除手术时间也从近4小时大大缩短为1-1.5小时,手术给病人带来创伤减到最低程度。
胸腔镜技术,让肺大泡患者不再受开刀之苦
说起肺大泡,似乎有点陌生,如果说“气胸”很多人知道,那自发性气胸呢?也就是说,病人没有外伤,突然胸痛、胸闷、气短,到医院检查拍胸片或胸部CT,诊断为自发性气胸(胸腔内集聚了气体,肺脏被压缩,病人通
气功能收到影响),造成自发性气胸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肺大泡破裂。
什么是肺大泡呢?肺脏的小支气管由于炎症发生阻塞,使得吸入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逐渐把支气管远端的肺脏组织“吹”大,慢慢变成一个充满气体的大泡,这就是肺大泡,有的肺大泡位于肺脏内部,可大多位于肺脏表面。肺大泡的存在,占据了胸腔容积,减少了有效呼吸量;另外,肺大泡的突然破裂,会出现气胸,需要急诊手术。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