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乳腺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高峰年龄为50-60岁,可能是一种退行性改变,与乳头的内陷或畸形,鳞状上皮伸入导管内壁,造成角化鳞屑的堵塞,或脂质分泌物刺激导管壁,造成炎症、瘢痕增生及继发感染有关。那么,乳腺导管扩张症该怎么治呢?
乳腺导管扩张的症状
乳腺导管扩张早期表现为乳头棕黄色分泌物或有淡黄色的溢液,少数病例出现血性溢液,累及多个导管,在乳晕处挤压时,常可挤压出淡黄色液。后期在乳晕四面,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或可出现肿块与皮肤的粘连,或伴有乳头内陷现象。有时在肿块表面皮肤有红肿、疼痛和压痛,严峻者可以出现乳晕四面脓肿,切开后常不易愈合。可反复感染,还可出现乳房瘘管经久不愈或乳房的严峻变形。病情反复,病史可长达10年之久。
如何诊断乳腺导管扩张
中、老年女性出现乳头溢液,累及多个导管,后期可出现炎性肿块及脓肿形成,切开后常难愈合,常有瘘管形成者可以作出诊断。
与乳腺导管扩张应予鉴别的有:
1、导管内乳头状瘤(或癌):患者年龄可稍轻,表现为无痛性单个或偶有2-3个导管溢液,有时在乳晕四面可扪及小结节,按压史有淡黄或血性溢液。经过乳腺导管造影或活组织检察,可以明确诊断。
2、乳腺恶心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乳房内肿块为单个,质坚,边界不清,呈进展性生长,常有腋淋巴结移动,较少有乳头溢液。b超、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切片检察,可以明确诊断。
3、乳房结核:也可表现为乳房内炎性肿块及慢性溃疡或瘘管,常需依靠病理诊断。但在临床上乳房结核在溃疡或瘘管形成后,常可见有潜行性边沿及苍白的肉芽组织、豆渣样淡薄分泌物,脓液涂片有时可找到抗酸杆菌。
乳腺导管扩张治疗
乳腺导管扩张扩张症与浆细胞性乳腺炎为一个疾病不同时期的表现,治疗方案则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定。但治疗的共同要点史切除有病变的乳腺导管,以求达到根治的目的。乳腺导管扩张症初期,仅有乳头溢液或乳晕部有囊肿或小肿块者,应作扩张导管术及肿块切除术,切除肿块周遍的炎症组织及相通的导管,并应将导管分离达乳头处,以免术后复发。保存乳头。
乳腺导管扩张乳头溢液伴反复感染的肿块,在排除恶性可能后,应作广泛切除,若病变集中于乳晕及中心区者,可作为中心区段乳房楔形切除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乳腺导管扩张疾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高不下。一般来说,乳腺导管扩张的临床症状并不是十分的典型,当然也不是十分的明显,特别是在早期,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严重。从而容易对乳腺导管扩张患者造成健康的损害,不过,幸而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之下,乳腺导管扩张的治疗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得了乳腺导管扩张的症状不用愁,让权威专家讲述关于乳腺导管扩张的一些相关常识:
一、预防:
1、妇女应每年定期做乳腺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经期和产褥期阴部的卫生。应注意保持乳头乳晕区的清洁,适当帮助清除分泌物,避免穿过紧的上衣和乳罩。
3、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二、术前准备:
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术前正确诊断乳管内微小病变,使以乳头溢液为表现而无肿块的乳腺疾病患者的手术指征明确化,对鉴别正常导管或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提供了有利条件。
预后: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良性疾病,病程缓慢,易反复发作,与乳腺癌无明显关系。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