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编制“破冰”,医护人员“铁饭碗”岌岌可危!
打破公立医院“铁饭碗”已成定局,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担忧。编制改革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事关800多万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建立。
【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
半妖君还有一些需要看病的朋友,他们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他不幸有多种病,但是不好意思,按照新的规定,只能看一种,没办法一下子端了所有病痛,要看另外一种病,等这个病治好了再来。
打破公立医院“铁饭碗”已成定局,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担忧。编制改革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不仅事关800多万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建立。
索南扎西今年62岁,班玛县德昂村人,前几天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乡卫生所的大夫告诉索南扎西,他的病正好在班玛县分级诊疗试点范围内,现在没有必要到省级医院去治疗,班玛县人民医院就可以治疗。
近年来,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肺结核的发病率已经有了大幅度下降,基本下降了一半。埃文斯指出:“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2/3,婴儿死亡率下降幅度达到3/4,居民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增加。从1995年的70岁增加到2015年的76.34岁。”
药品价格过高是多因素的。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所有商品都是计划定价。随着粮油价格放开,药品价格也随之放开,国外药进入国内市场。国产药的生产也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中顺应了市场法则,原来一毛几分的药难以在竞争中求发展,而且顶层也有意“放生”药厂到市场上“弄潮”。
时隔7年之后,医保目录的调整终于有新动向了。7月22日,人社部召开了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更好地保障参保人权益,我们把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作为今年重点工作。
“‘三方五家’密切合作,研究扎实深入,所提建议对编制‘十三五’医改规划有积极参考价值,要对此报告成果认真研究吸纳,使之发挥推动医改的积极作用。”
通过关注“上海长海医院”微信公众号,患者可访问该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获取智能导诊、预约挂号、当天挂号、就诊指引、移动支付、检验检查报告智能推送、住院清单智能推送、就医满意度反馈、健康资讯推送等全流程闭环服务。
李忠回答,药品目录管理是保障医疗保险制度公平可持续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保障参保人员待遇、保障基金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此,人社部制定了专门文件,对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纳入的条件、评审程序、调整机制等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根据《公报》,我国医疗服务利用增速放缓。2015年居民年均就诊5.6次,年住院率15.3人。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门诊总量比上年增加1.0亿人次(增长1.3%),低于前四年5.3%的年均增幅;住院总量比上年增加613万人(增长3.0%),低于前四年8.2%的年均增幅。
进展情况说明中提到,在谈判结果公布前,已有8个省份将谈判药品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围。这8个省份分别为: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湖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