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江南:以药补医机制真在逐步瓦解么?
只不过,在8月17日人民日报纸质版刊发的题为“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全面实施病人没多掏医生没少挣”的文章中,去掉了“以药补医机制正在逐步瓦解”的表述,也没有再提发改委公布的“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总体情况报告”,同时,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版本也做了相应调整。
【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
半妖君还有一些需要看病的朋友,他们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他不幸有多种病,但是不好意思,按照新的规定,只能看一种,没办法一下子端了所有病痛,要看另外一种病,等这个病治好了再来。
只不过,在8月17日人民日报纸质版刊发的题为“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全面实施病人没多掏医生没少挣”的文章中,去掉了“以药补医机制正在逐步瓦解”的表述,也没有再提发改委公布的“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总体情况报告”,同时,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版本也做了相应调整。
ACO的争议主要集中在疗效和控费的效果上,但对于大医院在ACO的角色扮演上,争议却又非常一致。这一现象表明,医院在整个医疗服务的改革中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反对ACO的一方尤其对于医院借助ACO趁势扩大自身的做法做了较多的分析,以此来凸显ACO目前发展的困境。
尴尬不仅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事实上,截至7月21日,仅有14个省份将国家谈判药品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围,而且即便是这14个省份中,也仅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将国家谈判药品整体纳入城乡医保,其他省份只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大病保险。
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服务北京市常住人口为目标,以医疗联合体为载体,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为重点,建立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健全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和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是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有效方法。然而,要实现小病进社区、康复回基层,群众最关心的还是社区医院的服务能力。只有基层看得了常见病、多发病,群众才能放心到基层就诊。
2012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各地价格主管部门配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医药价格改革,患者看病费用负担总体上未增加,医务人员收入有所提高,医院收入结构优化,新的补偿机制正在形成。
压缩药价,降低了患者负担,医院收入是否会因此下降,影响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医院发展?三明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应对。截至2015年9月,三明先后4次调整公立医院3100多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凡属医疗服务技术劳务型的,均调高;凡属器材检查化验类型的,全调低。
昨日,记者从“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2016-2017年度重点任务”新闻发布会获悉,从2016年起,本市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上浮20%。将以工作数量及质量为主要依据,由市级主管部门对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进行考核并确定考核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