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基因编辑技术再获新突破

美国著名华裔科学家MIT张锋教授团队是该领域的领先小组之一,最近发表论文提供了一种更好的CRISPR基因编辑工具,他们根据生物进化理论,在细菌蛋白库中寻找更理想的DNA切割酶,获得了成功,使该技术超更简单、更便宜、更快、更准等方向上迈进一大步。

端粒启发,新科研环境下的 Omega-3

刚刚结束的伦敦 2015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ESC 主席 Fausto Pinto 教授提出,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死亡主要原因:全球 51% 女性、42% 男性的死亡原因都是心血管疾病。

最新发布
2018-05-25

人何以为人?跨越百年时光、伦理界限,科学家终证实,人类胚胎中存在调控胚胎发育的“组织者”细胞

Spemann利用婴儿的头发将发育中的蝾螈早期胚胎一分为二,本以为按照当时流行的生物学理论,这两团细胞应该各长成半个胚胎,可是呢,它们却分别长成了两只完整的蝾螈。

2018-05-24

日本开发癌症基因检查新方式

日本政府自4月起,以11所设施的核心医院为中心,启动了癌症基因组医疗。不过,能接受基因检查的患者仅限于已没有治疗手段的中期癌症和稀有癌症等的患者,费用也达到约50~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9~5.8万元),非常昂贵。

2018-05-24

科学家们有望利用“便便”开发改善人类健康治疗多种疾病的新型疗法

尽管研究者进行的很多分析都重点关注于美国人群,而来自英国的人群也参与了一项名为“英国肠道计划”的姊妹项目,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意识到,对多个群体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似乎意义更大。

2018-05-24

“过午不食”的科学依据来了!首个临床研究证实,下午3点后禁食能给人体代谢带来重大改变

据说“过午不食”的方法最早是佛家提出的,那就拜拜佛表示感谢吧:试验结果显示,受试者在断食期间体重和血糖没有明显变化,但体内胰岛素的下降幅度是对照组的一倍,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提高。

2018-05-24

众生药业注射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药物获批临床

西他赛主要适用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胃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现有制剂产品由于使用了吐温-80和无水乙醇,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等毒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2018-05-23

北大团队发现,一天一个鸡蛋,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18%!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更是降低28%!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世界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这个杀手家族里最厉害的要数缺血性心脏病(IHD)和中风。西方国家里,缺血性心脏病比较猖獗,但是在中国,中风才是居民死亡的最大祸因,IHD只能排第二。

2018-05-23

糖尿病药品竞争加剧,诺和诺德押宝干细胞治疗

诺和诺德全球CEO周赋德指出:“产品创新和更替瞬息万变,如美国市场上长效胰岛素竞争非常激烈,由曾经两个产品变成了现在的五种产品竞争,我们通过推陈出新来应对这种竞争。”

2018-05-22

记忆移植在蜗牛身上实现,是否为人类幸事?

据悉,海洋蜗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大约20,000个神经元,而人类有大约100亿个,它是研究大脑和记忆的极好模型,和人类之间的细胞生物学过程非常相似。

标签: 记忆 蜗牛 细胞生物 
2018-05-22

汇医慧影:以人工智能赋能,打通医疗影像最后一公里

在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不断加重的当下,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走高态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据相关部门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2018-05-22

康弘药业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在美启动临床试验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是一种特异抑制血管新生的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已于2013年11月27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药品注册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