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虽然这位患者因为适应症不符而被“拒绝”,未能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治疗,但正是该院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对适应症的严格把控,以及对患者开诚布公的帮助,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感谢。
今天,几乎所有的医媒体都转发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河南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中秋节被逼抱死婴尸体游街示众。
一位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被送进医院,患者已经到了疾病的终末阶段,医务人员对这位患者的情况非常熟悉,明白这次住院,患者家属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所以大家对这位患者的治疗也没什么压力。
昨天上午10点,北京晨报记者来到北京急救中心的调度室。此时调度室内已经一片忙碌的景象,穿着白大褂的郝丽丽正在忙着接电话。她戴着耳机话筒,用电脑认真记录信息。
在潍坊青州后营子王府赵家卫生所内,一名男性中医大夫因纠纷被一男青年持刀砍伤颈部。随即中医被送往青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行凶男子也被警方控制。目前,中医大夫已经被抢救过来,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我提出“医生好患者才会好”,也许人们会质疑我在颠覆“以病人为中心”的行医宗旨。其实不然,“医生好患者才会好”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没有好的医生,怎么会有好的医疗呢?没有好的医疗,又怎能保障患者服务和患者安全呢?
病人的病情总是会出现变化。虽然已经超过72小时,但是病人的病情好像变化更多了,一点点问题都可能完成不可挽回的恶果,我们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如何告知坏消息?这对医生尤其对肿瘤科医生来说,无疑是一项带有挑战性的工作。患者的人格特点、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死亡的理解等都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要因人而异掌握多种灵活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