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虽然这位患者因为适应症不符而被“拒绝”,未能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治疗,但正是该院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对适应症的严格把控,以及对患者开诚布公的帮助,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感谢。
今天,几乎所有的医媒体都转发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河南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中秋节被逼抱死婴尸体游街示众。
近年来,“扶不扶”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每隔一段时间,该类话题总会伴随着相关事件出现在公众面前。社会道德问题,也随着事件的发酵不断被质疑与批判。
这几天发生的两起医闹真的是让整个医务界气愤难当而又苦不堪言。两起医闹,一起是9月19日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医生被医闹逼到从4楼跳楼
2015年6月16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该院放疗科一覃姓副主任医生在电梯口被一名鼻咽癌患者泼汽油大面积烧伤。
在美国,每个医生的桌边都有一个按钮,遇到问题一按,警察就来了。我们的警力有限,目前还实现不了。但是要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要放在出警有力上,这样才有震慑力。我们的警力配备还远远不够,所以一定要做到严惩、快办。我相信,敲山震虎、杀一儆百,要比破窗效应好。
必须看到,在医疗资源整体较为匮乏的大背景下,当前医患关系总体偏于紧张,医患双方信任缺失,今年以来在互联网上引发关注的袭医、伤医事件相比以往也更为集中。
一边是即将于2015年11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中明确规定“医闹”入刑,一边仍不断有“医闹”影响正常医疗秩序的事件发生。我们呼吁:严厉惩戒妨害医院医疗秩序、伤害医务工作者的不法人员,期盼安全、信任的医疗环境,“医闹”入刑的效果需要尽快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