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6月27日发表于顶级期刊JAMA的文章:截止到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全球每4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例来自中国,中国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1.6%,而50.1%的成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中国,我们身边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人已经患上,或者即将被确诊为糖尿病。
「触目惊心」
糖尿病,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而是一个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的重大健康问题。
据世卫组织的介绍,中国每年投入用于糖尿病管理的医疗经费达到1734亿元,用于糖尿病的直接医疗支出,则占到中国医疗总支出的13%。而且,这些数据还没有包括糖尿病相关疾病给患者家庭和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
如果你曾经对糖尿病有所了解,你可能会知道,糖尿病一般会被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
其中,1型糖尿病属于先天性疾病,可能是由于基因或者自体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胰腺胰岛β细胞引起的,导致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因此患者必须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简单来说,1型糖尿病是无法预防和治愈的。
但是,常见的糖尿病患者中,超过95%其实都属于2型糖尿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胰岛素抵抗」。这种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并且完全有机会被治愈的。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代谢型疾病,完全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也就是——吃糖太多。
当你吃下米饭、面条、含糖饮料等含有大量糖分的食物,食物中的糖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血液和肝脏,提高血糖浓度。过高浓度的血糖对人体是有毒的,所以我们的身体自然而然进化出了「胰岛素」这种荷尔蒙来降低血糖。
高浓度的血糖会刺激胰脏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能够通过把血糖转化为糖元、脂肪,以及输送给全身的细胞用作燃料来将升高的血糖压低。
这些都属于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调节机制。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反复摄入大量的糖,你的身体会一直处于高胰岛素浓度的状态下,长此以往,全身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就会降低,胰脏细胞必须努力分泌更多胰岛素出来,直到劳损过度,最终彻底停止工作……
这时,你就患上了2型糖尿病。
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呈现爆炸式增长。1980年,中国男性的患病率不到5%;现在,该比例已经超过10%。
高糖饮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痛风……
想要改变这样可怕的现状,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先要转变人们脑海中错误的观念,真正认识到高糖饮食对健康的危害,重新审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被下意识地认为非常健康的食物,其实都包含了大量的糖分。正是它们,促进了肥胖和糖尿病的快速蔓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貌似健康的「健康食品」。
酸奶
忘记了是从哪一年开始,酸奶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健康食品的代名词。
饭后喝一杯酸奶帮助消化,成为了很多人的日常习惯。但请注意,酸奶的含糖量经常高到逆天。
可乐每100ml里含有10.6克糖
而我们随便找几个常见的酸奶品牌看一下:
常见的几种酸奶,每100ml中的含糖量均超过可乐
很明显,酸奶又是一个像果汁一样,含糖量比可乐还高的奇葩。
这再次提醒我们,选择食品,一定要注意看营养标签。
说到酸奶,就不能不提一下酸奶的孪生兄弟:乳酸菌饮料。
这种号称含有很多益生菌,能够促进肠道消化的饮料,含糖量更是高到让人害怕。
某乳酸菌饮料(420ml一瓶)
一瓶这样的乳酸菌饮料,含有55.44克糖,远超过一罐可乐34.98克的含糖量。
饭后一瓶,妥妥地帮长膘。
此外,很多人在选择酸奶的时候,还会特意选择低脂酸奶,觉得这样的酸奶更健康,更不容易长胖,却不知这样更是掉进了一个大坑。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怀疑饱和脂肪会导致心脏病的「脂肪假说」,在没有经过实际验证的情况下,就被写入了最初的膳食指南中。从此,全世界都开始避脂肪而不及,掀起了低脂饮食的风潮,各种食品厂商都研发推出了「低脂」、「无脂」的产品。
这些号称「零脂肪」的健康产品,为了弥补因为去掉脂肪而产生的口感的缺陷,往往要加入更多的糖来掩盖。结果是,脂肪少了,含糖量反而更高,带来了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所以,如果非要喝酸奶,请尽量选择全脂无糖的酸奶。吃一点脂肪真的不会让你发胖。
麦片
麦片绝对是这两年的网红早餐,频频出现在各路时尚达人们美美的照片中。
一碗伴着牛奶或者酸奶的麦片,简直成为了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代表。
但请注意,麦片本身已经就是含糖量很高的谷物。而人们常吃的花式麦片,除了会搭配坚果和水果干,还会额外加入更多的糖,让麦片的口感更加香甜可口。
一款网红麦片的营养成分表
每100克这样的麦片里含有碳水化合物64.8克。
早上吃这样一碗麦片,和直接吃一碗糖究竟有什么区别?
最后,教大家2个判断食物是否健康的基本评判标准。
①食物的含糖量越高,越不健康。
在选择一种食物的时候,要注意检查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像面包、麦片、果汁、酸奶、可乐这些每100克里会含有十几克甚至几十克的高糖食物,尽量少吃为妙。
②含糖量相同的情况下,食物中的糖分进入血糖和肝脏的速度越快,越不健康。
能吃蔬菜就别吃水果,即使要吃水果,也请尽量选择含糖少的水果。果汁还是尽量别喝了。
另外,如果你面前的不是天然的食物,而是加工过的食物,并且标签上的原料里标注了类似白砂糖、蔗糖、玉米糖浆、果葡糖浆等成分,更要尽可能拒绝食用。因为这些成分都会快速升高血糖,更容易让你患上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希望大家认清这些「健康食品」的真相,保护好自己与家里人的健康。
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 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A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24.8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健客价: ¥47.8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健客价: ¥96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用于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健客价: ¥123.5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32.8适用于单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获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品可单独用药,也可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
健客价: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