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到2022年实现总产值1300亿元的目标。
小目标
1300亿产值建成一个国家级产业园
“鼓励创新”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这份指导意见突出的两条主线。而“增加优质品种、提升制造能力、补齐平台短板、优化产业布局”则是重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抓手,并在创新能力、产业规模、产业布局等方面定下了发展目标。
在创新能力方面,重庆提出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要提高到3%以上,全市新药证书和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年均取得量超过15件的目标。
在产业规模方面,重庆要培育产值百亿级企业3家、50亿级企业5家、10亿级企业10家,培育行业独角兽企业3家和一大批“瞪羚”及单项冠军企业,到2022年实现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
与此同时,通过优化产业布局,重庆还要建成1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若干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
就完善产业配套而言,则将建成一批符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产业支撑平台,以及具备国内影响力的覆盖生物医药全领域的合同研究外包组织平台和合同加工外包组织平台。
怎么实现?
4条道路围绕主要任务发力实现产业发展目标
实现上述产业发展目标,重庆将沿着四条道路发展——生物技术药走前沿化、科技化之路;医疗器械走智能化、融合化之路;化学药走高端化、绿色化之路;中药走现代化、特色化之路。
例如,在生物技术药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新型疫苗和抗体药物等主要任务。包括支持企业发展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大力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
支持企业围绕最新治疗靶点,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体药物,搭建抗体偶联药物、双功能抗体等新型抗体技术平台。支持企业建立抗体药物CMO平台。
此外,还包括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血液制品、溶瘤病毒、重组蛋白药物基因治疗药物。重庆将重点发展CAR—T、TCR—T等基因重组T细胞治疗药物,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等细胞生物制品。发展高附加值血浆成份、细胞因子等新型血液制品等。
6条措施
推产业链关键平台建设
为了顺利实现产业目标和完成主要任务,《指导意见》列明6条推进措施。包括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夯实创新发展基础;推动产业链关键平台建设,打造产业新生态;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支撑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夯实人才基础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
比如在推动产业链关键平台建设方面,重庆将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合作,构建贯通药物筛选、临床试验、药物评价、中试放大、委托生产等产业诸多环节的药物产业化体系。
支持建设符合GLP、GCP等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临床样本库等基础研究平台,建成国家级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平台15个、独立法人临床前研究机构20个、细胞治疗技术应用示范中心3个,以及CRO、CMO等第三方服务机构10个。
支持转化医学研究,采取医疗机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模式,试点建设独立的临床试验医院或医学转化平台,以社会公共需求出发,组织开展医疗技术研究与转化、临床研究与服务、产品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等活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运行机制等。
1.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磷酸奥司他韦能够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但是乙型流感的临床应用数据尚不多)。2.用于成人和13岁及13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健客价: ¥54适用于测量成人舒张压、收缩压、脉率,其数值供诊断参考。
健客价: ¥107供家庭个人用户和医疗单位测量血压及脉搏数使用。(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或无法正确表达自己人士)
健客价: ¥282供家庭个人用户和医疗单位测量血压及脉搏数使用。(不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
健客价: ¥308高血压、高血脂、血液粘稠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赛、心绞痛、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传导阻滞、心肌缺血、脑血栓、脑梗塞、脑动脉硬化、脑中风、半身不遂、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的治疗。
健客价: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