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像一具僵尸......
我不能够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
我想这意味着我是一个糟糕的母亲和一个差劲的人......
我就是个失败者。”
2006年生完第二个孩子后,好莱坞女星格温妮斯·帕特洛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描述了自己产后抑郁的真实感受。
很多人会觉得生小孩离自己还很遥远,或者觉得我这么开朗,怎么会因为生小孩而抑郁?
事实上,大约80%的女性在分娩后都会体验到“情绪低落”。不过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产后情绪低落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婴儿出生后会伴随着荷尔蒙的改变,在其他社会心理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妈妈出现悲伤、哭泣和易怒等情绪。
当产后情绪低落继续持续下去,就可能发展为产后抑郁——而且产后抑郁的群体,并非少数。
抑郁症是个冷酷“杀手”
围产期覆盖了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三个阶段。这个阶段对女性来说,是经历一生中身体和心理最巨大的应激变化过程。始于妊娠期或产后4周内的抑郁发作,即围产期抑郁症。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称,中国大约有5400万的抑郁症患者。每年患抑郁症的女性约是男性的两倍,位居全球女性疾病榜首。女性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5岁~44岁,正值生育高峰期,妊娠期间患病率为12.7%,分娩后1年的患病率为21.9%,所以围产期抑郁症成为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
抑郁从何而来
这不是一个1+1=2的数学问题。就跟生命的诞生一样,充满着必然、偶然和众多的不确定性。综合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生孩子的经历
并不是每个妈妈在生宝宝之前都有了百年大计。很多妈妈在拥有新生命后,发现生活并不像预期一般甜蜜,反而一片混乱。尤其当生育的过程中遭遇了自己或孩子的病痛,情绪就更容易低落。
自然的生理变化
产后身体里激素的急剧变化,是导致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科学目前还无法100%解释当中的机制,但这种关联性是必定存在的。
生活模式的变化
新生命的到来,让新上任的爸爸妈妈忽然要面对一些之前从未经历的生活变化。喂食、哭闹、洗澡、睡眠……样样都是挑战。新妈妈通常要24小时待命,几乎要完全放弃个人生活。
家庭关系的变化
有宝宝后,很多其他家庭成员也会介入小家庭的生活,例如祖辈参与照料。这使得原本一对一的夫妻关系,一下子变得非常复杂,新妈妈可能同时要面对3-4个家庭成员以及他们所给出的意见。这本身就是一种消耗。
“伟大的母亲”形象
这一点可能很少有人留意到。传统文化和社会舆论,经常给妈妈套上无比高尚的光环,同时似乎也在定义妈妈“无私付出”的这么一个角色。这使得很多妈妈,无形中把压力赋予给了自己,觉得如果自己哪点没做好,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
我抑郁了吗?
专业评估:爱丁堡产后抑郁症评估量表
把每个问题的得分加起来,总和为总分。总分在12~13者表明有抑郁的倾向和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总分相加≥13分者可诊断为产后抑郁症。
(各题选项前面的数字代表该项的得分,加起来就是你的总得分)
除了专业评估外,当事人会有一些什么反应或症状?
①易怒:你会觉得难以控制怒火,有时毫无理由地也想发火。
②焦虑:开始变得容易担心一些平时不担心的事物,例如人际关系、日常的小事或健康。
③惊恐症:会无缘无故突然间感到十分惊慌,并伴随手心出汗、心跳、眩晕。
④失眠:睡眠紊乱,有时甚至在宝宝睡着后,自己也无法入睡。
⑤疲劳:时常感到精疲力竭,无法专注于家庭事物,忽视自己的外表,对性生活冷淡。
⑥注意力缺失:容易注意力分散,自己时常无法专注于一件事物。
⑦爱哭:无缘无故掉眼泪,但自己又说不出任何理由。
⑧强迫行为:有控制不住的冲动要去完成一件事,有时甚至想伤害自己的宝宝。
产后心绪不良不是抑郁症
中国每年有1500万以上新生儿,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不开心」的新手妈妈,她们正在经受着「不知所谓」的情况的困扰,而这也同样影响着她们的家人。
「为母则强」只是一个美好的向往。当了妈妈会感到完整和快乐,是大部分时候社会对女人转变成母亲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小宝贝的出生,带给妈妈的不仅是满足,还有不堪重负的压力感——只是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个部分。
实际上,只要你了解,就会知道,围产期抑郁情绪就像感冒一样普遍,也像感冒一样,只要得到适当的休息和照料,它会很快自愈。但是忽略它也有可能使病情复杂化,进展为其他疾病。和所有疾病一样,只有了解它,正视它,才能治愈它。
关于围产期抑郁,这里有一些简单而重要的事实:
围产期抑郁是十分常见的孕产并发症。
如果新手妈妈的行为方式与从前相比发生很大变化,可能是症状的表现,而不是人品或者性格出了问题。
抑郁的程度有轻有重。抑郁情绪可以通过减轻压力、跟适当的人倾诉等方式,在家人及社会的帮助下化解。
不要进行自我诊断。怀疑自己患有抑郁症,应该就医,由医生来确诊。
新爸爸也可能患上产后抑郁症。
抑郁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
社会普遍对抑郁症存在很深的误解。很多人把抑郁症当成是性格脆弱、想不开、闹脾气、矫情、吸引注意力、抗压能力低,是不成熟的表现,甚至认为只要想开点,抑郁症就会自己好转,不药而愈。因为这个有色眼镜、这个“病耻感”,在患者和治疗之间竖起了高高的藩篱:许多抑郁症患者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正常无需就医,或羞于启口讳疾忌医。据文献统计,超过80%产后抑郁症患者,即使自己感觉有郁闷焦虑,也不会主动向医务人员诉说自己的症状。
抑郁症是一个可治疗的慢性脑部疾病。早期识别、早期干预,治愈率能达到70%左右,也是预防自杀的关键。患上抑郁症不是任何人的错。当你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亲人出现烦躁不安、悲伤哭泣、疲惫不堪,对从前喜欢的活动再也提不起兴趣、充满内疚,甚至出现自杀倾向,请向她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及时联系医生,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作为妈妈
该如何应对产后抑郁
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孕期和产后的情绪会是一种复杂的状况,一方面是为人母的喜悦,一方面是一些情绪上的不堪重负,沮丧,失落和焦虑。
而消极的情绪很容易产生一个消极的循环。
打你看到闺蜜们晒旅行和美食,想到自己单调地呆在家里,就难免沮丧。然后这种沮丧伴随着其他因素,你就可能食欲不振,或者对丈夫发脾气,或者失眠,最终又导致更多消极的想法,比如:他都没想着好好给我做饭,或者他一点都不体贴我、理解我,或者怀孕带小孩真的让我疲惫不堪,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些消极的念头又会导致心境的持续低落。
要培养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比如:养花遛狗,冥想,与家人交流,看一些有趣的影视,阅读一些让自己沉静下来的书籍,或者阳光下的散步。
孕期及孩子的问题,多和专业的人员沟通,及早和定期孕期检查
及早和定期的孕期检查会让孕妈妈安心很多。自己内心有什么担忧,也应该主动和专业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改变一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观念
很多父母,对孩子及自己会有过分完美的期望,以及过分的担忧。这很常见,但这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观念会带来更多的心理负担和消极的情绪。
首先,要尽量理性地看待自己对孩子的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观念会给予孩子带来积极的关爱和支持。但在孕期、产后出现一些问题时,这种期望反而会加剧心理的压力。
此外,要注意“过分的担忧”。这种担忧常常出现在一些意外发生时,父母会担心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要多去和专业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告知自己的担忧,并做必要的检查,而不要瞎想。
请接受大家的帮助
拒绝他人帮助有两种情况:
1.妈妈们觉得有些事该自己来,是自己的义务。
2.妈妈们并不信任伸出援手的人。接纳帮助,既是一种放松,同时也能给自己更多时间去管理生活。拒绝他人,反而会造成彼此的不信任感,双方的关系更有可能加深隔阂。
多和丈夫、亲人沟通你的各种担心和烦恼
沟通和情感分享对于压力事件总是一种比较便捷可行的解决方案,学会多和家人分享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情感,这样对于自己的情绪稳定很有帮助。
不要回避一切
有了孩子,并不代表你的生活被封锁了——你的生活从来没有被封锁过。请积极的与他人交流,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不断收获反馈的时候,新妈妈会发现:啊!原来很多人都是这样,我何必苦恼呢?
学会放松的技巧
一些妈妈有时会面临突发性焦虑。这时可以用腹式呼吸法调整:
坐姿,自然放松肩膀,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气球,用鼻子深吸一口气使腹部膨胀,胸部不起伏,气吸到最饱满时,再缓慢的用鼻子吐气,肚脐同时向内缩,使腹部凹下去,如此反覆练习。
医学上很多报导都肯定腹式呼吸的功效,尤其是在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做做腹式呼吸可以很快的平抚下来。
保证足够的睡眠
睡眠可以给予妈妈身心的休息和精神的放松,疲惫的生理状况不利于情绪的稳定。睡眠充分的妈妈也较小可能产生低落的情绪。不管是在孕期还是分娩后,都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分娩后可以充分利用婴儿熟睡之际,赶紧补一补觉。
保持适当的运动
运动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也能够使妈妈有一定独处的时间,并专注于特定的锻炼项目。这使得在育儿中丧失的一些生活元素能够得到弥补。另外,户外运动加上日光的照射,效果会更好。
1、舍曲林用于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症状,包括伴随焦虑、有或无躁狂史的抑郁症。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舍曲林可有效地防止抑郁症的复发和再发。 2、舍曲林也用于治疗强迫症。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舍曲林可有效地防止强迫症初始症状的复发。
健客价: ¥76治疗抑郁障碍,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
健客价: ¥98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强迫性神经症、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症的惊恐障碍、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健客价: ¥59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 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状: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 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的社交焦
健客价: ¥52轻、中度抑郁和焦虑。 神经衰弱、心因性抑郁,抑郁性神经官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郁,嗜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
健客价: ¥52用于治疗抑郁症。
健客价: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