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如果在儿童在0到3岁期间长期接触大气颗粒物PM2.5,其患自闭症的风险可能会显著提升。然而,自闭症的具体病因依然成谜,空气污染与自闭症的联系背后的生物学机制目前仍无定论
研究得出的一项结论是,儿童在3岁前接触的空气颗粒物污染与其患自闭症的风险成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在2岁到3岁时,空气污染对儿童自闭症风险带来的影响更大。
环境因素究竟多大程度上影响着自闭症的发病?这个问题困扰着所有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因素作为孤独症的潜在诱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
“如果在儿童在0到3岁期间长期接触大气颗粒物PM2.5,其患自闭症的风险将显著提升。”来自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的几位研究人员,透过对中国上海地区部分儿童暴露于空气颗粒物污染的程度与自闭症发病关联的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是一组发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伴随终生的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极少与他人沟通,常常自顾自玩耍。
自闭症病因至今依然是谜,以往许多研究均支持基因遗传是孤独症的重要致病因素,此前有研究指出,同卵双胞胎自闭症的一致性为70%-90%,而双卵双胞胎则约为10%。但近年来不少研究指向了环境因素与自闭症的相关性,如国外发达国家已有不少研究指向母亲孕期所处环境与胎儿出生后患自闭症风险的相关性。(参见“孤独症发病率上升环境毒素增加胎儿患病风险?”)
前述研究此前已发布在《世界环境》(EnvironmentInternational)上,其意义在于,首次在发展中国家探讨了儿童在婴儿时期(0至3岁)所处环境中接触的细颗粒空气污染物(PM1,PM2.5,PM10)对其患自闭症风险的影响。
大气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活动以及道路粉尘等,以直径从大到小被划分为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和PM1(可入肺颗粒物)。直径越小,越能穿透肺部进入血液,对人体伤害越大。目前已有充分研究证据表明颗粒物污染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导致气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出生缺陷和过早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WHO)在2018年的统计,全球每年有42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
相比之下,颗粒物污染对于人们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尚未明确,但相关研究在近年来有增长趋势。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010年发现,主要产生于交通污染的大气颗粒物对儿童的大脑发育有着负面影响......
专家:大量3岁以下孤独症患儿未被诊断
上千万孤独症患者在中国过得怎么样?近日举办的2018北大医学孤独症国际论坛上,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门诊主任医师贾美香讲到,中国各年龄段孤独症群体生活状况堪忧,尤其是很多3岁以前的孤独症孩子在早期没有得到诊断。
此次论坛主题为孤独症临床治疗与预防,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北京神经科学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承办。论坛上多位权威专家指出,专业诊断队伍不足、社会及家长知晓度、疾病羞耻感等因素导致孤独症早期诊断难以推进。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伴随终生的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性疾病。
孤独症发病率上升环境毒素增加胎儿患病风险?
“很多信息表明,孤独症的发病与环境的变化有关,甚至是包括气候的变化”,美国孤独症协会、美国孤独症研究所联合创始人DavidHumphrey说。他进一步指出,孕妇在孕期接触过多环境毒素可能增添婴儿孤独症患病风险。
近日举办的2018北大医学孤独症国际论坛上,多名权威专家指出,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环境风险正在成为诱发孤独症的一大病因。但对于环境风险影响孤独症程度如何,尚未有统一共识。此次论坛主题为孤独症临床治疗与预防,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孤独症研究中心、北京神经科学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承办。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伴随终生的先天性大脑发育障碍性疾病。
记者手记|从自闭症家庭负担的中美差距想到的
2018年5月,自闭症早期干预训练机构“大米和小米”宣布获得4000万元A轮融资,成功的融资意味着自闭症康复行业的商业前景获得投资者看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康复机构开始出现在家长的视线中,较大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康复费用能够激发投资者的兴趣。这对于自闭症家庭意味着什么?
服务机构的增多令自闭症家庭拥有更多选择。近年来,一线城市出现了一些高端私立自闭症康复机构,诸如五彩鹿、大米和小米等,引进标准化的国际应用行为分析和矫正理论(ABA)作为指导。但高昂的费用却把大多数家庭拒之门外。财新记者了解到,这些高端机构的收费标准大多在每小时150元左右,按照每天接受3小时治疗计算,每月的花费在8000元左右,上不封顶,一般家庭都难以承受,农村家庭更无获得帮助的可能。
5月24日,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昆山杜克大学主办的“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论坛”上,有参会者提到,在美国,自闭症家庭的孩子的教育和康复基本都能够免费。而这对许许多多的中国的自闭症家庭来说,却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这也说明,中国的支持体系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该从何做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