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中国企业研发抗癌药首获美国突破性疗法认证 临床试验尚未完成

中国企业研发抗癌药首获美国突破性疗法认证 临床试验尚未完成

2019-01-21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据财新记者查询,该药适应症是用于治疗无已知耐药突变、广泛转移或局部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现有治疗方案进展或无可替代治疗方案的NTRK基因融合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共有胶囊和溶液两种剂型。

百济神州名为Zanubrutinib的抗肿瘤新药,是一种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此次获FDA认定的适应症是用于治疗前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之中的一种

1月15日,中国药企百济神州(NSDQ:BGNE;06160.HK)一项在研抗肿瘤药物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TherapyDesignation),这是首个获此认定的由中国企业研发的抗肿瘤新药。

上述名为Zanubrutinib的抗肿瘤新药仍处于研发阶段。该药物是一种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此次获FDA认定的适应症是用于治疗前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

“这是中国企业药品研发零的突破。”一位药监部门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不过,部分专家也告诉财新记者,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只表示药品审评程序上加快,尚不意味着药物能够成功上市。

Zanubrutinib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第二代BTK抑制剂。2012年7月,百济神州启动Zanubrutinib研究项目,并于2014年8月首先在澳大利亚开展临床试验,中国临床试验则于2016年7月启动。除MCL外,Zanubrutinib还有针对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等多个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包括7个在全球范围内或中国进行的Ⅲ期或关键性临床试验,全球共1300余例患者参与临床试验。

套细胞淋巴瘤(M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后者则是一种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根据《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2015年版)》,MCL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10%,临床特点为常累及淋巴结、骨髓、消化道、脾脏和韦氏环,初治患者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5年。

值得注意的是,同类药物也曾获FDA授予突破性药物认定……

拜耳新获批广谱抗癌药非网传“神药”只对特定基因型有效

一款在美国刚刚获批的广谱抗癌靶向药因网传“与肿瘤类型无关”且被指治愈率高而引起热议。该药物由拜耳和美国一家小型癌症药物研发公司Loxo共同开发。但此药并非网传神药,75%的治愈率属于误读。FDA表示,该药物针对的基因突变是罕见类型,其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证明。

11月26日,美国FDA批准全球首个TRK抑制剂larotrectinib上市,商品名为Vitrakvi。而一篇名为“重大突破!昨日,美国FDA正式上市‘广谱’抗癌药,治愈率高达75%!”的文章在自媒体广为流传,引发误读。实际上,FDA此前除将该药物认定为突破疗法外,还给出罕见儿科疾病药品和孤儿药的资格认定。

据财新记者查询,该药适应症是用于治疗无已知耐药突变、广泛转移或局部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现有治疗方案进展或无可替代治疗方案的NTRK基因融合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共有胶囊和溶液两种剂型。

默沙东借力Watson肿瘤解决方案推“广谱抗癌药”

被称为“广谱抗癌药”的两个PD-1药物先后登陆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成为竞争焦点。10月12日,默沙东(中国)宣布与百洋医药集团达成合作,尝试通过百洋医药集团代理的Watson肿瘤解决方案、Watson基因解决方案和“易复诊”药品可及性方案,推广其PD-1药物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Keytruda,俗称K药,商品名可瑞达)在中国市场的销售。

PD-1药物的两大生产商为百时美施贵宝和默沙东。6月15日,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获得中国食药总局的批准,主要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线治疗。7月25日,默沙东的Keytruda获批,主要针对一线治疗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目前,两家企业都已明确在中国市场会施行低价战略,其产品定价为美国市场的一半,并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PAP计划(患者援助计划),Keytruda将采取买三赠三的方案,即患者在服药3个月之后,证实药物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默沙东将再为患者免费赠送3个月的援助药品。百时美施贵宝制定了买五赠六的PAP计划,但遭到了中国癌症基金会的拒绝,目前,百时美施贵宝正在制定新的PAP计划。对于遭到拒绝的原因,目前尚未有公开信息。

17种抗癌药进医保到达患者手中还差几步?

17种抗癌药通过谈判降价进医保,廉价抗癌药如何真正抵达患者手中?10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下称国家医保局)表示将确保患者11月底前逐步买到降价抗癌药。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政策传导将存时滞,各地落实效果或将有较大差异。

10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下称《通知》),17种抗癌药品通过谈判方式降价进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其中包括12个实体肿瘤药物和5个血液肿瘤药,药价平均降幅达56.7%,比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价格平均低36%。

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谈判纳入的纳入的17个药品均为临床必须、疗效确切、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治疗药品,并同时兼顾了参保人员用药保障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