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降压药总体差别很小,但就特定并发症而言仍有差别。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简称为“沙坦”类降压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简称为“地平”类降压药。两类降压药总体差别很小,但就特定并发症而言仍有差别。
一、禁忌症的差别
1、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因为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作用>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作用,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和血钾水平升高—高血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可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肾衰竭、胎儿头颅发育不良和死亡,可分泌至乳汁—妊娠期、哺乳禁用。
2、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因为可反射性低引起心率加快,并有极其微弱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递作用—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可用于妊娠期高血压。
二、适应症的差别
1、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球内高压;改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减少蛋白尿;抑制肾脏纤维化;促进尿酸排泄—延缓糖尿病或肾病患者的发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在左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抑制心肌重构,逆转左室肥厚。
2、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可扩张冠状动脉,拮抗冠脉痉挛,增加冠脉血流量—可用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及变异心绞痛。
阻断钙内流,升高一氧化氮含量,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显著优于其他降压药物。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数为低肾素、盐敏感性、动脉硬化性—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注释①: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高血压常常是血管内皮损伤的直接原因,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常常是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增厚到一定程度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严重到一定程度,可破裂出血或者导致继发性血栓形成。
注释②:代谢综合征
三、联合用药
1、ARB可消除CCB的不良反应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主要是扩张动脉,引起踝部水肿;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可减轻和消除CCB引起的踝部水肿。
2、ARB是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基础治疗药物
ARB是高血压伴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基础治疗药物。如果单药无法有效控制血压时,需要在ARB基础上联合其它降压药,而不是更换为其它药物。
附: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
1. 原发性高血压:可单独用药,也可和其它降压药合用,尤其是噻嗪类利尿剂。 2. 心功能不全:轻度或中度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Ⅱ或Ⅲ级,合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也可用于ACEI不耐受和使用或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肼屈嗪或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心功能不全者。
健客价: ¥371.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2.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健客价: ¥3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对重度高血压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健客价: ¥12.9降压药。用于高血压症。
健客价: ¥9.91、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降压药合用)。 2、心绞痛:尤其是变异型心绞痛。
健客价: ¥61.高血压 用于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2.降低心血管风脸 本品适用于年龄55岁及以上.存在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高风险且不能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以降低其发生心肌梗死.卒中或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风险。 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伴有终末器官损 害证据的高危2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或非胰岛素依赖)病史。替米沙坦还
健客价: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