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 从2018年医联体政策汇总 来看2019医联体建设趋势

从2018年医联体政策汇总 来看2019医联体建设趋势

2019-01-02 来源:医道社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还是以松散型医联体为主,即三级医院和社区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像这种形式的运营,必然离不开信息化。准确地说,医联体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下级医院与上级医院的信息系统必须连通,否则很难管理。

医联体,是2018年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如果说2017年是医联体发展高峰期,那毫无疑问,2018年就是医联体建设加速期。自2017年医联体的模式被列入新医改的重点举措后,全国各地各级医院纷纷响应。一时间,各省医联体政策数量激增,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颁布了响应国务院政策的文件。

政策的密集发布,意味着医联体建设开始在各个地方开始全面推进。特别是8月《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明确提出“逐步建立绩效考核结果公示制度,逐步建立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并与医院等级评审、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等挂钩,进一步加速了医联体建设的步伐。

那么,这些政策的发布,将对2019年医联体建设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又可以从中看出哪些趋势呢?

县级医院将迎来大发展

分级诊疗下,县级医院成为国家和各地卫计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而伴随医联体的建设,国家明确指出以要按照“规划发展、分区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的原则,以设区的地市和县域为单位,将服务区域按照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由一个医疗集团或者医共体负责。

也就是说,呀确保县级医院对区域内医疗负得起责,实现“大病不出县”,必须提高县级医院综合能力,这也意味着县级公立医院在各项建设方案都将得到中央财政方面的鼎力支持,确保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得以提升。

推荐阅读:6000多家县级医院迎来大发展,哪些行业将受影响?

医联体建设利好信息化,但问题不少

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还是以松散型医联体为主,即三级医院和社区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像这种形式的运营,必然离不开信息化。准确地说,医联体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下级医院与上级医院的信息系统必须连通,否则很难管理。

近年来,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基本具备了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条件,但从局部看,卫生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领先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系统建设。从业务层面看,卫生行政部门、公卫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之间信息利用效益不高,相互分割,形成信息孤岛,卫生信息资源未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卫生服务协同由于缺乏数据支持,不能有效开展,更无法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这些问题后续都有待解决。

医疗资源无法真正下沉,县乡统一人才管理

人财物统一管理是县域医共体的主要特点,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在人才机制上就不能松散。

而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强调优质资源下沉,将三级医院作为主导方,让医生流动起来。但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三甲医院不需要基层向自己转病人,病人也会蜂拥而至。而且三甲医院医生工作都很繁忙,不管是大病小病,是病就要看。门诊病人越多意味着手术台上、病床上的病人也越多,病人越多意味着名利兼收,这种情况下谁会关心患者“应该”去哪里看病?

政策以行政命令,逼迫医生去帮扶基层,不下基层就停处方权,不下基层就不能晋升,不下基层就扣奖金……被逼到基层去的专家医生,能帮到基层多少?

所以结合大趋势来看,想要深度运营医联体和医共体,除了利益分配的重新设置,同时医疗机构更倾向于县乡村人才一体化管理。2018年,各地涌现了“县乡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乡镇医生采取“县招乡用”的模式,社区医生的编制和身份是县医院的,可以到乡里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社区医生的水平和人才的稳定。

相信2019年在医联体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医联体内统一招人、统一分配将成为大趋势,更多基层医生变为“县级人”。

毫无疑问,2019年分级诊疗仍是医改中心,而医联体建设也会持续进行,并逐渐往基层偏移,基层市场将迎来更多利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