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健康讲座 > 疼痛成“第五项生命体征” 镇痛须有方

疼痛成“第五项生命体征” 镇痛须有方

2018-09-25 来源:金羊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健提醒,疼痛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外的“第五项生命体征”,因此,医生需要合理的使用镇痛药物。

最近,陕西产妇因疼痛难忍跳楼的悲剧引起了广泛关注。疼痛,一直是患者关心的重要问题,同时疼痛管理也是外科治疗的重要课题。人工关节置换术属于骨科的大手术,不免有很多患者担心如此大开大合的“切皮、割肉、锯骨头”会疼痛难忍,甚至因此迟迟不敢手术,延误了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健提醒,疼痛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外的“第五项生命体征”,因此,医生需要合理的使用镇痛药物。

痛得厉害才开始镇痛?专家表示这是误区

不少人认为,手术前后不需要一直用镇痛药,痛得厉害了再吃去痛片或打止痛针就好。王健表示,这种观念是疼痛管理最常见的误区,也使得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居高不下。

一般术后急性疼痛是损伤性疼痛为主,而慢性疼痛是炎症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为主。三种疼痛原理不同,其处理的方式也不同,尤其是用药的差异。

做手术会造成患者组织损伤,也可能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作用是全身的,除导致疼痛之外,还会影响切口的愈合,造成神经病理性改变引发慢性疼痛,并增加血栓栓塞、心脑血管意外、应激性胃溃疡等并发症的风险。

王健表示,疼痛不明显的时候,用抗炎镇痛药是有益的。因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组织损伤之后的炎症反应,使痛觉神经更敏感,更容易产生爆发性疼痛。在疼痛不明显时甚至术前就开始用镇痛药,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的水平,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提高感受到痛觉的阈值,让病人不容易感到疼痛。

“阶梯式”疼痛控制不会导致药物上瘾

镇痛药吃多了会上瘾吗?这也是很多患者担心的问题。王健告诉记者,镇痛药分为很多种,不是所有种类都具有成瘾性,规范的使用可以使成瘾风险降到很低。

王健也表示,药物有成瘾性,不代表吃了一定会上瘾。在当前的镇痛理念下,疼痛的控制是“阶梯式”的,疼痛不严重到一定程度不会用到那些有成瘾性的药。例如西乐葆、安康信、特耐、扶他林之类,属于抗炎镇痛药,目前不认为具有成瘾性;而吗啡、芬太尼、可待因等阿片类药物以及类阿片类药物曲马多,确实具有不同程度的成瘾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关节与骨外科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要经过临床的摸索和总结,目前采用的是“多模式镇痛”的镇痛方式。该方式基于对疼痛机制的深刻理解,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根据疼痛的发生机制,同时用几种不同的药物镇痛,成瘾性药物只是其中之一,且剂量往往用得很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