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全球流感防控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流感防治

全球流感防控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流感防治

2018-09-10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年来,中国在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和准备方面成效卓著,特别是对于2009年甲型H1N1流感,我们充分吸取2003年非典的经验和沉重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取得了胜利。

2018年是“西班牙流感”大流行100周年,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流感防控和大流行应对准备的整体水平,提高政府、公众和专业机构对流感大流行的认知,加强全球流感专家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亚太流感联盟于2018年9月8日~10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世界流感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纪念流感大流行100年:防患于未然。

本次会议议题丰富多样,全体会议以后,于今天下午进行分会场报告,聚焦于不同主题的汇报采取分组研讨的形式进行,共有6场分组会议。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专家在此分享在流感疫苗接种、使用和研发中的经验,为参会人员带来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

中国流感大流行的应对与未来规划

近年来,中国在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和准备方面成效卓著,特别是对于2009年甲型H1N1流感,我们充分吸取2003年非典的经验和沉重教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取得了胜利。

下一步的计划是:

第一,修订《国家流感大流行应急预案》。主要基于:1.总结2011年的预案。2.借鉴禽流感防控中的经验。3.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版的《流感大流行风险管理指南》,修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健康委)及相关部门的各类预案,研究制定完善流感大流行的各项技术方案和指南。

第二,加强培训演练。我国明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或者分区域开展广泛演练,吸收我国以往富有成效的做法,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等国家的做法,提高实效性。

第三,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科技部有两个药品传染病防控重大专项,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综合监测、综合检测、防治技术、临床诊治多方面给予重要支持。

第四,做好季节性流感和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

第五,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国将积极支持和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大流行的政策技术问题的讨论和规则制订。

第六,落实我国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从SARS到流感:

中国临床诊疗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出现,人们对这一新型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当时,全球统计大概有6100万人患病,住院者27万,致死者1.5万,造成了公众恐慌。

我们从世界卫生组织获得病毒样本后,只用了87天便研制出疫苗,堪称最快、最顺利。疫苗出来后,短期内迅速接种了1.5亿人。通过大规模监测,对人群保护效果可达到87.3%。

2013年,上海和安徽出现了一些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最终发现这是一种新病原。3月24日拿到样本,29日便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分析,5天时间之内便获取到了H7N9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H7N9相关的诊断试剂、抗病毒药物和疫苗都迅速研发出来。抗病毒药物方面,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扎那米韦作为静脉制剂在重症病人身上已经有了初步的疗效。

尽管如此,但中国人口密集、城市化迅速、国际交往频繁,人和人、地域和地域之间不容易隔绝,故而全球合作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出现流感大流行,谁都不能独善其身。

中国流感历史和大流行

应对准备情况概述

1958年我们亲历了全球有数百万人死于大流感,1992年我们建立起了相应的实验室,2013~2018年我们建立起了完善的人群和家禽市场监测体制,不断强化实验室的检测和诊断能力……

没有人能逃避未来流感大流行的威胁,因此所有人都应该团结起来,我们呼吁进一步加强全球合作。同时我们呼吁政府的支持。

另外还要强化卫生体系,尤其是加强卫生医疗、监管和公众的参与。目前疫苗的覆盖率很低,要进一步加强疫苗研发与宣传推广、流感监测,加强病原体的检测和分离。

大流行性流感防治措施亟须创新

RickBRIGHT(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主任)

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创新性研究。在过去的12年里,我们与全球200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帮助美国食品和物管理局开展药物的审查和评价,并不断增强药物和疫苗方面的研发能力。

1.期待研发出可覆盖全人群的疫苗

疫苗研发存在速度太慢、有效性不够等问题,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不断创新。我们希望研发出可以覆盖全年龄段人群的疫苗,并加强疫苗长期储存能力建设。

2.开发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

流感病毒变异力很强,但目前全球只有一种类型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且有些流感病毒还有抗药性,我们必须研发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目前,日本开发了一种叫做Bal?oxavir的新型药物,可阻止病毒复制,给免疫系统足够的时间应对病毒,从而降低传播几率。强生制药开发的PPA,与奥司他韦或者其他药结合使用,5天就能使病毒载量明显减少。

3.在家中即能确诊和治疗

目前,不少医院和大学的实验室都在加强诊断研究,目标是患者在家中即能确诊并得到治疗,大幅度减少传播几率。

4.可重复使用口罩的研发与生产

美国大部分N95型口罩都是一次性的,导致口罩需求量过大,难以保障可持续的足够供应。我们要在口罩生产方面进行创新,开发设计可重复使用的口罩,节省资源并提高效率。

下一次大流行性流感何时会来,无从知晓。我们能做的,当然是加强监测,做好预警和防范。

监测是应对的基础和根本我们在66年前就建立起了全球流感监测网络(GISRS),覆盖全球104个国家。

疫苗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最主要的工具

尽管在过去的岁月当中,疫苗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但有些地区的疫苗仍然是短缺的。

加强全球预警,协同提高预防效果

当全球出现病毒传播时,我们要加强全球监测和预防,帮助所有国家快速检测和发现新病毒。同时在国家层面开展风险评估,得到相应的风险数据。

流感防控是一场赛跑,国家和全球层面对于流感病毒的防治一定要跑赢病毒的演变。这取决于很多要素,一是以科学和创新为基础,建立及时、有效、可共享、协调一致的监测系统。当流感暴发,尽管我们不知道它是哪个病毒株或在什么地方暴发,我们都要从公共卫生角度做出预防。二是我们不单单是做好自身的预防,还要告诉周围的人做好预防,这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预防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全球流感大流行,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无疑需要结成坚固的防御阵线。在这两天举行的2018世界流感大会上,来自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加坡、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分享了其各自防控、应对流感流行的成功经验及未来规划。纪念流感大流行100年,我们仍要防患于未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