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蚕豆病,这些药物碰不得!

蚕豆病,这些药物碰不得!

2018-08-19 来源:基层医生俱乐部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蚕豆病”多发于小儿,男性为主,男女患病比例约为7:1,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大多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2天内发生溶血,最短2小时,最长可相隔9天,如因吸入花粉而发病者,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出现。

也许你身边正在悄然发生:

江苏宿迁李女士喂了几粒蚕豆给刚满一岁半的孙子吃。没想到,夜里孩子开始身体不适,次日起床,尿不湿都被染红了,虚弱的样子把全家人吓坏了。经查,孩子患的是"蚕豆病"。

一、什么是蚕豆病?

“蚕豆病”的正式医学名称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蚕豆病"人红细胞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从而使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在接触蚕豆制品、药物或化学试剂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倦无力、畏寒、发热、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巩膜轻度黄染,尿色如浓红茶或像酱油色;极度严重者还会出现抽搐、神志不清、重度贫血,甚至休克等。

“蚕豆病”多发于小儿,男性为主,男女患病比例约为7:1,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大多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2天内发生溶血,最短2小时,最长可相隔9天,如因吸入花粉而发病者,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出现。

二、蚕豆病可以根治吗?

“蚕豆病”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治的药物,但也无需过于紧张,在无诱因不发病时,与正常人一样,无需特殊处理,关键在于预防。目前G6PD已成为新生儿筛查的项目之一,若家族中已出现蚕豆病的,则其父母、兄弟姐妹需进一步抽血检查。

三、蚕豆病避免接触的药物清单

1.解热镇痛药:乙酰苯肼、乙酰苯胺、氨基比林、安替比林、保泰松、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那西丁。

2.砜类:噻唑砜、氨苯砜。

3.磺胺类:磺胺甲噁唑、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吡啶、柳氮磺胺吡啶、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

4.抗疟药:伯胺喹,氯喹,扑虐喹,戊胺喹,阿的平,奎宁,乙胺嘧啶。

5.其他:呋喃坦啶、呋喃唑酮、呋喃西林、呋喃妥因、黄连素(小檗碱)、硝咪唑、硝酸异山梨醇、二巯基丙醇、亚甲蓝、三氢化砷、维生素K、氯霉素、链霉素、异烟肼、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萘啶酸、布林佐胺、多佐胺、甲氧苄氨嘧啶、普鲁卡因酰胺、奎尼丁、格列本脲、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秋水仙碱、左旋多巴、苯妥英钠、苯海索、丙磺舒、对氨基苯甲酸、大剂量维生素C等。

6.中药:一些中药成分也有可能诱导蚕豆病的溶血反应,已经明确证实的有:黄连/川连、牛黄、金银花、腊梅花、珍珠(粉)、熊胆、番泻叶。有些中成药是复方制剂,里面有多种中药成分,而含有上述成分的中成药包括:感冒清胶囊、维C银翘片、茵栀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牛黄解毒片、盐酸小檗碱片等。

四、蚕豆病注意事项

“蚕豆病”人需避免进食干鲜蚕豆及其制品,避免接触樟脑丸等日用品,尤其避免使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而引起急性溶血;在就医或自行购买药品时须告知有“G-6-PD缺乏”史,并在使用药品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成分”,如存在以上可能引起溶血的药物应避免使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