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发现,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在气温过高或过度时更易发生急性心梗。(PLoSMed.2018,15:e1002612)
研究显示,在炎热季节,急性心梗入院率与气温呈现U型关系,气温为28.8℃时风险最低。气温为30.4℃时的急性心梗风险增加14%;气温升高至32℃时风险会升高50%以上。与气温升高相关的急性心梗风险上升持续约4d。在非糖尿病者中,气温升高与急性心梗入院没有显著关系。
在寒冷季节,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心梗入院风险随着气温降低呈线性急剧上升,与气温24℃时相比,气温为12℃时风险升高1.1倍;非糖尿病者的这一风险从气温降至24℃以下时开始增加增趋势更加缓和(累计RR=1.43)。与气温下降相关的急性心梗风险持续约22d。
研究者建议,糖尿病患者尽可能避免接触温度极端的环境。
研究纳入香港2002-2011年入院的53769例急性心梗患者,结合香港天文台气温记录进行了分析。
吸烟越多房颤风险越大
欧洲学者研究发现,吸烟与房颤风险之间存线性剂量反应关系,每天多吸10支烟,房颤风险就增加14%。(EurJPrevCardiol.7月11日在线版)
与不吸烟者相比,每天吸5支、10支、15支、20支、25支和29支烟者房颤风险分别增加9%、17%、25%、32%、39%和45%。
与从未吸烟者相比,当前吸烟者的房颤风险增加32%,而曾经吸烟者(包括现在和既往吸烟)风险增加21%,既往吸烟者风险增加9%。这为剂量反应关系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如果你吸烟,请戒烟;如果你不吸烟,永远不要吸烟。”研究者说,“我们发现吸烟者的房颤风险增加,但戒烟者的房颤风险显著降低。”
这项Meta分析纳入29项前瞻性研究,在677785例受试者中共有39282例发生房颤。
近日,我国台湾研究者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肝硬化患者的髋部骨折风险增加,且风险在肝硬化诊断后持续存在。(JHepatol.7月3日在线版)
该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纳入2000-2012年间新确诊的肝硬化老年患者(≥65岁)作为肝硬化组,研究随访至受试者发生髋部骨折或至2013年末。
结果显示,肝硬化组髋部骨折的总发病率比非肝硬化组高1.45倍(95%CI1.33~1.58)。亚组分析显示,酒精性肝硬化组和其他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的发病率高于非肝硬化组(95%CI1.28~1.53),但是胆汁性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发病率低于非肝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根据性别和年龄分层,肝硬化组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均高于非肝硬化组。两组中女性的髋部骨折发病率均较高。两组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年龄≥85岁的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最高。
与非肝硬化个体相比,酒精性肝硬化或其他肝硬化老年患者的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更高。研究也揭示,肝硬化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相关,且骨质减少程度取决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基于此,老年人肝硬化患者的髋部骨折风险增加,且风险持续存在,建议针对老年高危人群实施预防跌倒措施。
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症见:胁肋隐痛或胁下痞块,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且苦,赤缕红丝等。
健客价: ¥69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健客价: ¥8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9主要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9中毒性肝脏损害:用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0疏肝健脾,消热散淤,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
健客价: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