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权威发布 > 两会讨论这事了!家医签约,要给钱

两会讨论这事了!家医签约,要给钱

2018-03-10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吴以环建议,可在全国层面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完善家庭医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考评体系,避免家庭医生服务陷入“唯数量”发展的怪圈,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健康发展。

两会最新声音:家庭医生签约,得给钱!

今年两会开始以来,小编就在四处张望:咋没人为基层医生提提涨钱的事呢?终于,两会传来最新消息,有两会委员提家庭医生签约绩效的事了!

3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在各驻地参加分组讨论,政协委员们也从各自关注的领域提出建议,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吴以环建议,可在全国层面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完善家庭医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科学考评体系,避免家庭医生服务陷入“唯数量”发展的怪圈,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健康发展。

这真是说出了全国家庭医生们的心声!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唯数量”论等,一直是制约我国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打击家庭医生签约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被合理解决,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才能实现真正落地。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吴以环的建议:

一全国层面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和规范

吴以环表示,目前,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家庭医生服务的探索阶段,国家层面没有统一明确的服务规范与行为标准,也缺乏相应的服务质量考核指标,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居民黏性不大,续签难度较大。

“我们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质量缺乏科学量化的考核要求,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内涵缺乏了解,认知度和获得感较低,与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关系尚不稳固。”

对此,她建议,可通过调研和总结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城市的改革实践,在全国层面制定家庭医生服务标准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在提高签约率的同时注重服务质量。

二家庭医生服务不应陷入“唯数量”!

目前在多地存在的家庭医生签约“一切看指标”考核标准,让基层医生们苦恼颇多,甚至造成了很多“签而不约”的现象,一些签约居民都不知道自己被签了约,签约成了走过场。

“目前各地家庭医生服务的绩效考核制度,以考核签约服务数量为主,部分地区将签约效果指标,如签约知晓率、居民满意度、续约率等纳入考核指标,少数地区引入工作当量法考核签约工作量,并作为绩效分配的依据,很少有将服务质量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三应完善家庭医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

吴以环建议,应完善家庭医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工作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社区首诊率、双向转诊到位率、市民健康水平提高情况等为主的科学考评体系。要避免家庭医生服务陷入“唯数量”发展的怪圈,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健康发展。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搞好家庭医生服务

吴以环认为,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向居民提供在线健康管理、咨询交流、预约诊疗、诊疗报告反馈等服务,提高服务效率,改善居民感受度。

家庭医生签约规范已有地方做出尝试

吴委员的建议,在国内已经有地方做出了尝试。

2017年11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收费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办法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同样在去年,《深圳市高级家庭医生胜任力评估指南(试行)》出台,家庭医生有了真真正正、具有效力的“标尺”。

2017年11月16日,广东省卫计委发布了《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指导标准(试行)》,要求各地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机构内设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并于2018年5月前按标准完成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的设置。

这些先进的地方政策都为全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随着时间和实践的检验,相信会有更系统、更完善的全国性家庭医生规范政策出台,进一步提高签约质量。

只有科学的考核方法,与付出相对等的绩效制度,统一的服务标准,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家庭医生的服务积极性,使家庭医生签约真正走进老百姓心里。期待这些建议和希望能够早日被采纳,让家庭医生签约进一步落地。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