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017年12月26日11:00(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7日00:00),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影响因子44.405)发表了天津医院足踝外科赵嘉国和曾宪铁领衔的科研团队的长篇论文,题目为:钙剂/维生素D补充和社区居住的老年人骨折发生的相关性。
曾经20年的全民补钙热潮
不但中国,国际上指南目前也推荐采用维生素D/钙剂的补充,来降低中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概率。在中国更是被各种商家药厂牢牢地抓住了商机。
还记得在20年前,我小时候的时候,社区里就经常会有一些穿白大衣的人,摆一道长长的桌子,帮街坊邻居的大爷大妈测量骨质。(当时我也测过,居然说我也骨质疏松。很久以后我才发现,是个人用那个玩意儿测都会骨质疏松的。)
所以一度展开了一场全民补钙的热潮,明星也在打广告,药厂也心安理得地赚钱。
补钙也降低不了骨折风险!
但是现在发现,这么多年,我们终于可以用证据说话了,而且还是最顶级的证据。
这两位达人所引领的团队,通过共计33个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51145人的数据(没有拿骨密度作为测量指标),得到了开始的结论:
发现无论是补充钙剂,维生素D,还是钙剂/维生素D联合补充都不能降低50岁以上居住在社区的中老年人骨折的发生概率,甚至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还增加了骨折发生的风险。
因此不建议这些人群常规补充额外的钙剂/维生素D。
以前补钙建立在激素治疗基础上
研究还发现,为什么之前有的研究证实补充钙剂可以降低骨质疏松呢?这是因为,那些研究其实是在患者同时口服了激素治疗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没有口服激素治疗的组,其实也没有差异。
所以这就好像吃了药,又喝了点姜汤感冒好了,你总会觉得是姜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补雌激素不是为了预防骨质疏松
雌激素本身就可以促进骨质的形成,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绝经期之后,会出现大量的骨质疏松患者。但是长期补充雌激素也存在癌变的风险,所以并不能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就大量口服雌激素。
预防骨流失有4招
规律运动:研究只是告诉了我们补钙没有卵用,那我们只能干等着自己骨质疏松了么?
也不是的,千万别忘了,其实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规律适当的锻炼。人体在平卧超过2天之后,骨质就会开始慢慢流失了。只有通过适当的锻炼,增加骨质“被需要”的感觉,才能让骨质的吸收增加,合成增加。
老年人适合的运动如慢跑、球拍类运动、徒步旅行、散步等。坚持每周150分钟的锻炼时间。
均衡饮食:另外要坚持膳食多样、全面、适量的基本原则,按照食物结构的“金字塔”安排自己的膳食。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或豆制品)多吃;油脂、肉类、油炸食品少吃;每天早餐一杯牛奶,这是补充钙质的最有效方案;在每周的食谱中,至少要有两到三次吃豆制品,每周还要吃一些紫菜、虾皮等海产品。
晒太阳:通过晒太阳,让身体自己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一般而言,每天保证15分钟到半小时的日照,自身就可以合成身体需要的维生素D。
保持正常体重:健康的体重对骨骼健康很重要。追求苗条不断节食,不仅无法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也容易加剧体内骨质流失,而超重会给骨骼带来极大负担。所以体重指数(BMI)20~24为正常。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当然,虽然这项研究结论非常令人震撼,但是任何新的证据出来之后,一定需要经过临床的进一步验证之后才可靠。因此在国家卫生部门相关指南改写之前,建议大家维持原有的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