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朋友打疫苗的妈妈总会遇到这样的惊吓:有的疫苗里边居然是活的病菌!
原来,疫苗就是提前给机体注射少量的病菌或碎片,让机体提前“认识”这些罪犯,从而当再次感染时能够及时消灭它们。
有一些病原体的特征十分明显,只要把它们杀死并大卸八块后注入机体即可,这类便是死疫苗。
另一些疫苗则是解除病原体的武器装备,让他们失去侵犯人体的能力,进入人体后也不能增殖,从而让机体更直观的认识他们,这类便是活疫苗。
常用的活疫苗有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鼠疫疫苗、卡介苗,这些疫苗由毒力弱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当活疫苗接种到人体或动物体后,能在一定部位繁殖一段时期,但由于毒力弱,不会引起疾病,而能使人体或动物体产生免疫力。
活疫苗用量少,副作用小,只需接种一次,缺点是不易保存。活疫苗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1从带菌者中间分离毒力弱的菌株;2通过人工培养,使微生物产生变异,从中获得毒力弱的菌株。鼠疫疫苗通过前一种方式获得;麻疹疫苗和卡介苗通过后一种方式获得。卡介苗菌种是将一株有毒力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在牛胆汁马铃薯培养基上经过13年传代23代后获得的。
死疫苗是通过对人工培养的微生物经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杀死后制成的。常用的死疫苗有伤寒疫苗、霍乱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死疫苗用量较大,对人体的副作用也大,一般要少量多次接种,其优点是容易保存。疫苗通过注射、口服或鼻吸等方式引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可使其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从而被广泛地用于防治人类和家禽、家畜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