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中秋节只有几天的时间了,你家的月饼准备好了吗?作为中秋节美食的主角之一,虽然近年来出现小龙虾月饼、蛋黄肉松月饼等各种新潮的月饼,但是传统月饼的江湖地位还是不容动摇。
从健康和营养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选择和食用月饼?“三高”人群在进食月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无糖月饼真的“无糖”吗
无糖月饼虽然用木糖醇等甜味剂替代传统加工工艺中添加的蔗糖,但仍然是热量高、高油脂的食品,不能敞开吃。并且,月饼外皮是面粉做的,面粉主要成分就是淀粉,一样会使血糖升高。为了提升口感,饼皮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较多的油脂,配料中添加的花生油、果仁、火腿、果脯等也都有一定的热量。所谓的“无糖”月饼并非真正不含“糖”。
鲜肉月饼不含糖了吧,可以多吃点吗?
通常的鲜肉月饼是苏式月饼,月饼外皮也是面粉做的,另外,为了使饼皮起酥,制作过程加入较多油脂,同样是热量高、高油脂的食品,多吃对于控制血脂、血糖、血压都不利。
热量这么高,那月饼还可以吃吗?
当然可以,而且一定要尝一下!苏东坡有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月饼不再是普通的食物,更多的是体现传统文化。
中秋期间,亲亲热热一家人,或至爱亲朋、同窗好友、天涯知己,围坐一起,吃上一块月饼,共享团圆佳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妙,实是人生一大幸福!
当然,月饼仍然脱离不了其高糖分、高油脂的本质,所以“浅尝辄止”是吃月饼的正确姿势。从营养健康的角度,建议1天吃不超过1个月饼较合适,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月饼大小可酌情调整。
“三高”人群怎么吃?
对于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人群,月饼中的糖分、油脂不但会导致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增加血液黏度、减慢血流速度、加重心脏缺血程度、诱发心肌梗塞,糖尿病人还会因血糖过高引发心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等并发症。因此,“三高”人群在食用月饼时,一定要注意饮食科学化,适量食用。
怎么吃
适量品尝:建议将一个月饼(普通大小)切成4-8块,一次至多吃两块,一天不要超过3次。
不宜空腹吃,不宜当早点:推荐在午睡起来或晚饭后1小时,把月饼当作点心吃。
不宜同时食用的食物:肉类等油腻的食物;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分高的果汁和碳酸饮料。
吃月饼后宜饮白开水或热茶,有助于消化。
巧妙搭配,吃月饼也健康
吃了月饼以后,根据以下窍门来搭配一天饮食,可以达到营养均衡、控制体重和预防三高的效果:
小窍门
增加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缓并减少肠道对油脂、糖分的吸收,具有调节血脂血糖的作用,同时蔬菜、水果中含有较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粗粮/薯类替换米饭/面条:月饼的饼皮是精制面制作,吃过月饼以后可以适当减少当天的精制米面摄入,改换粗粮/薯类。
喝茶:化解油腻助消化,茶多酚具有抗氧化、调节血脂的作用。
喝豆浆:月饼饼皮的面粉搭配豆浆中丰富的赖氨酸,可以提高蛋白质的质量,促进肌肉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