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用药安全问题
老年人常见的用药安全问题包括多重用药、药不对症、剂量过大/过小等几个方面。多重用药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多指同时服用5种以上药物。在目前专科化的单病种诊治模式下,老年患者常辗转多个科室开药,多重用药不在少数,部分还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药不对症是指老年人多病共存且症状不典型,就诊时常因描述不清导致误诊。此时开具的药物不一定适合,如不及时调整会有用药安全隐患。
此外,老年人因为衰老、长期患慢性病等原因,容易因未及时调整药物剂量,而导致药量过大或过小的情况发生;老年人健康状况、体质、共存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预期寿命不同,治疗目标应该不同,对药物反应个体也差异较大,所以应个体化给药,否则易出现用药安全问题。
2
合理用药从源头把控
诊断正确
诊断正确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要根据老人的病史(含用药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老年综合评估等,再决定用药。合理用药同时要求医生有良好的医德。
不断学习
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进展,目前国内常用的处方药物已达几千种,对不太熟悉的药物,应用前要查阅说明书或咨询临床药师。药品说明书是指导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也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且具有医学和法律意义。
个体化治疗
指南及专家共识多针对特定疾病,多数指南未涉及老年多病共存的治疗方案,因此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制定治疗方案时要考虑年龄、疾病相互影响、预期寿命、干预的预期疗效及成本等综合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案从简
选择药物时要选用有明确指征、能获益且副作用小的药物;尽量减少药物种类;根据患者肝肾功能等,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剂量偏小且个体化,有时需要滴定剂量;避免使用老年人禁忌或慎用药物;出现不适症状,首先分析是否与用药有关,可疑有关联时,需要暂停观察;对于有治疗疗程的疾病,适时停药;梳理并停用无适应证药物、重复用药、疗效不确定或无效的药物;药师参与并指导用药。
3
个体化用药服务抓细节
为方便指导老年人用药,可为其提供服药清单或药品提示卡,保证药名、用法、用量简明醒目。另外,药物调整等建议应书面告知,门诊调整用药时要提示患者及家属,充分告之药物应用的各种事项,特别是用法(用药时间)、用量、剂型和规格以及注意事项等。对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与家人或照护者沟通,注意协助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在门诊随访时,医生需认真询问病情及用药情况,做必要的体格检查,梳理患者服药情况,甚至包括非处方药及保健品,了解用药的依从性和药物不良反应。并且,注意定期复查药物可能引起的脏器功能变化,某些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老年科医师应增强安全用药意识、掌握安全用药的原则和相关知识,为老年患者提供适宜的个体化治疗,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及医源性损害。(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老年科秦明照)
秦明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老年科/干部医疗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首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系副主任等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