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晨练小心疾病缠身!关于晨练的这4个误区,你不得不看!
关于晨练的好处,很多人都很了解,比如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缓解心里压力等等。但是,人们在晨练的时候会存在很多误区,不恰当的晨练方式会危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要想自己拥有一个满分的早晨就必须要学会避开这些晨练的误区。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误区一:晨练时间越早越好
”晨练”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已成为惯性思维,好像只有清早锻炼才名正言顺。但是早晨气温低、湿度大,易患感冒、气喘、“老慢支”和肺心病等,还会使病情加重。所以晨练宜在太阳升起后进行,这时的空气才真正清新。
误区二:空腹锻炼身体好
晨起血流相对缓慢,血压、体温偏低,且经过一夜的消化,腹中空空,很容易由于锻炼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所以晨练前应适当喝点热饮,如牛奶、蛋汤、豆浆和稀粥等,以补充人体水分,增加热量,加速血液循环。
误区三:运动量越大越好
晨练做剧烈运动很容易诱发心肺疾病,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晨练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度为宜。可多作些低运动量和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
误区四:雾霾天坚持户外锻炼
雾霾天时,气压较低,风速较小,空气中的废气废物不易消散,空气被严重污染,对肺部将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雾霾天时不要外出锻炼,在屋内进行适度锻炼即可。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同时也是锻炼身体的好时间。但在晨练之前也一定要避开以上的误区,以免损害健康。愿大家都能有一个健康的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