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肌肉抽筋经常见到,像孕妇腿抽筋、游泳抽筋溺水、睡到半夜腿一蹬就抽筋。肌肉抽动起来时那撕心裂肺的疼痛,相信经历过的人都难以忘怀。那么,抽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没有办法预防呢?
肌肉受亏待,抽筋“报警”
抽筋的学名叫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其中以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造成抽筋的确切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
不过,根据发生抽筋时的身体状况和外界条件,如过度疲劳、姿势或体位不佳、供血不足、缺乏某些离子等,都会影响到肌肉收缩过程中那些起调控作用的物质,从而使肌肉发生抽筋。
另外,外界温度骤然下降也是抽筋的诱发因素。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在游泳的时候,因冷水刺激而发生抽筋。
由此可见,抽筋是肌肉组织在困境中发出的“求救信号”,也可以说是宣泄它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唤起高级神经系统的重视。
3个步骤解决抽筋
抽过筋的人都忘不了发作时突然、剧烈的疼痛。那么,发生抽筋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虽然抽筋的部位可以不同,但应对方法却大同小异。一般来说,抽筋多发生在连接两个相邻关节的肌肉组织,如小腿后面的腓肠肌、大腿前部的股四头肌等。
此外,抽筋的部位多见于大腿后部、脚趾、手指等处。如果置之不理,抽筋可以持续1~15分钟,也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复多次发作。日常生活中大家常见的应对方法,是对抽筋部位强拉硬扯,这是错误的救治办法。
正确的处理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按摩抽筋部位。
2.小心地舒展、拉长抽筋部位的肌肉,使它保持在伸展状态。譬如腿抽筋,可以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趾,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
3.用热毛巾在抽筋局部热敷。
5个方法避免抽筋
防止抽筋的有效办法,就是避免和消除那些与抽筋紧密相关的诱发因素。
①经常锻炼身体运动前做好充分的预备活动,伸展全身各处肌肉。增加运动量不可过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②经常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大量出汗时可补充营养强化型的运动饮料。
③注意饮食平衡特别是从饮食中补充各种必需的营养成分。例如,喝牛奶和豆浆可以补钙;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对于孕妇,更要注意钙质的需求,必要时可以适量服用钙片。
④经常改变身体姿势每隔一小时左右活动一次。临睡前可用温水洗脚。
⑤注意保暖不让局部肌肉受寒,不要在湿冷的地方坐卧。夜里易发生抽筋的人,可以试试在睡觉前伸展一下肌肉,尤其是容易抽筋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