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办的世界心脏日健康科普教育主题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葛均波谈到,心血管病急剧增加,医院不能走入病人“越治越多”的怪圈,得从源头上预防心血管病。他正在推动建立中国心脏健康指数,比较不同城市、地区的心脏健康状况,提出人们可践行的健康生活方式。
葛均波院士谈到,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不容小觑,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技术在不断进步,医生的职责是为患病人群做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早发现、早治疗。而作为大众,也要为自己的“心”负责,要从生活上改变对“心”不利的生活方式,减少和消灭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他援引中山医院的心内科数据谈到,该科室目前的就诊量为50万人次/年,病人量连年大幅攀升。
葛均波正在推动建立的中国心脏健康指数,将携手疾控中心等,观察不同地区的心脏健康状况,包括急救投入与能力等。他期待这些调查能为国家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生活方式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心血管病的发生,已经引起医生的注意。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1750万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几个力所能及的方面来为“心”健康做准备。专家称,只有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心脏获益,最终让自己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