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配厕纸利人又利己
摘要:去过医院的人都应该知道,很多患者需要在诊间化验大小便,卫生间没有厕纸,洗手烘干又很不方便,可能带来的尴尬且不说,交叉感染的风险更是让人担忧。
2月18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推出今年的医院便民举措,其中一条是“卫生间配备手纸”。有人说,小小的一卷厕纸,其实体现了医院对患者人文关怀的温度;也有人说,门诊量动辄破万的大医院,敞开供应厕纸消耗巨大,成本恐难承受。医院配厕纸,事情虽然不大,引起的社会关注却不小,北京市的举措再次引发对医院管理细节的思考。
去过医院的人都应该知道,很多患者需要在诊间化验大小便,卫生间没有厕纸,洗手烘干又很不方便,可能带来的尴尬且不说,交叉感染的风险更是让人担忧。早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发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卫生间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可根据条件在卫生间配备洗手液、卫生纸(或烘手机)。
应该看到,近年来,公立医院在服务细节和管理上呈现了出明显变化,住院部的病房及卫生间已经有了不少的改善,病房走廊里配备手消毒液也不鲜见。但是,在
人流量大的门诊楼,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似乎就大一点儿。公立医院无厕纸的历史延续了多年,配备厕纸、肥皂、洗手液这一类小东西,不仅是服务细节的改进,更是保障医院内公共卫生的需要,对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细节也是
医患关系的润滑剂,贴心的服务体现了对患者的尊重。其实在医院,无障碍卫生间、婴儿服务台、哺乳室等一系列公共场所需要配备的设施都不应缺位,像配备厕纸这种“顺手”就能解决的事,表明的是医院改进服务的态度。医院配厕纸利人又利己,应该大力倡导和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