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哮喘的人有很多,原因也有很多、而秋季更比较容易患上哮喘,患上了哮喘后,要想在短期内就治疗好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大家要积极防御哮喘,了解哮喘,那么诱发哮喘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过敏原
医学界根据过敏原性质的不同,将过敏原划分为三类:病原体及其毒素、吸入物、部分食物。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在儿童患者中比较多见,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常见的吸入物有尘螨、花粉(蒿属、豚草)、羽毛等。部分食物主要为含异性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营养丰富的奶类、蛋类等。
2、非特异性刺激物质
除过敏原外,还有哪些因素会诱发哮喘呢?灰尘、烟、气味(工业刺激气体、油气味及油膝味)等非抗原性物质,可刺激支气管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及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和支气管痉挛,长期持续接触这些物质或气体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有时吸入冷空气也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因此预防哮喘就要避免接触这些物质。
3、部分药物
因药物引起的哮喘也较常见,这样的药物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解热镇痛药,一类是作用于心脏的药物。前一种药物往往会诱发儿童哮喘,患儿同时伴有鼻窦炎及鼻息肉,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类哮喘发生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后一种药物一般会诱发成年人哮喘,所以心脏患有疾病的朋友在使用药物时要尤其当心。
哮喘的预防
1、营养
(1)孕期饮食和孕妇体重增加:孕期饮食一直被认为与儿童过敏和哮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队列研究发现孕期摄入常见过敏性食物(如:花生和牛奶)可使新生儿过敏和哮喘的发生率下降。产妇肥胖和孕期体重增加与儿童哮喘发生风险增高密切相关,哮喘或喘息患者(或曾有哮喘或喘息病史患者)发生孕期肥胖的几率较高。孕妇BMI每增加1kg/m2,新生儿哮喘发生率增加2%~3%。
(2)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预防哮喘发生这一观点尚未完全证实。母乳喂养可减少生命早期喘息发作,但是母乳喂养不能预防持续性哮喘的发生发展。
(3)维生素D:研究指出孕产妇摄入维生素D和维生素E可降低儿童喘息发生的风险,可通过饮食、膳食补充剂和日照来摄入维生素D。
(4)延迟辅食摄入:很多国家的儿科组织和协会建议延迟辅食摄入的时间,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高危过敏风险的儿童。
(5)益生菌:有meta分析指出服用益生菌可预防过敏性疾病(哮喘、鼻炎、湿疹或食物过敏)的发生。
2、吸入性致敏原
相比对室外致敏原过敏,对室内吸入性致敏原过敏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关系更密切。研究发现生命早期家庭宠物暴露和儿童哮喘发生率高低之间并无相关性。对于有哮喘风险儿童,家庭环境潮湿、有霉菌均会导致哮喘发生发展风险增高。减少单个过敏原暴露的干预措施并不能显著影响哮喘的发生发展,但是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哮喘发生率。
3、污染物(烟雾污染)
孕妇吸烟是导致产前烟草暴露的最直接方式。meta分析显示孕妇吸烟对幼儿哮喘发生发展影响最大,而产后母亲吸烟似乎只与年长一点的儿童哮喘发展相关。
4、微生物效应
人-微生物相互作用可能在预防哮喘发生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相比普通儿童,那些长期接触干草、食用农场生鲜奶、在农场长大的儿童哮喘发生风险较低。那些卧室中细菌来源内毒素水平较高儿童,哮喘风险也较低。
有2个或2个以上宠物猫/狗的儿童发生过敏可能性相比没有饲养猫/狗的儿童也较低。相比自然分娩新生儿,剖腹产儿童哮喘患病率较高。
5、药物和其他因素
孕期和婴幼儿期抗生素使用与成年哮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儿童摄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哮喘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孕妇频繁使用扑热息痛与儿童哮喘发生密切相关。
6、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所处社会环境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换言之情绪和心理压力影响哮喘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