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热点推荐 > 注意“奶精”中的物质,易诱发哮喘

注意“奶精”中的物质,易诱发哮喘

2015-08-24 来源:健客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报道称奶精含植脂末,而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可诱发哮喘、2型糖尿病、过敏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还对胎儿、青少年也有不利影响,可能致癌。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奶精含植脂末,而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可诱发哮喘2型糖尿病、过敏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还对胎儿、青少年也有不利影响,可能致癌。奶精是什么?植脂末究竟有多少反式脂肪酸?奶精还能吃吗?

  奶精≠反式脂肪酸

  奶精其实就是一种代替牛奶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植脂末。植脂末(nondairycreamoroilpowder)又称奶精、粉末油脂,它最早被应用于咖啡伴侣(coffeemate)里,是在冲饮咖啡时加入的一种代替牛奶的乳油粉末(powderedcream),其主要成分有植物脂肪、玉米糖浆和植物蛋白等。

  在说到植脂末的时候,大家就会将植脂末联想到反式脂肪酸,甚至将植脂末与反式脂肪酸等同起来。实际上,植脂末并不等同于反式脂肪酸。

  植脂末的原料中有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是由植物油经过加氢工艺制造而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氢化”。植物油的氢化是通过在不饱和键上加氢,使得油的熔点升高从而改善食品加工性能的操作。液态植物油起酥效果并不好,但经过氢化,它在常温下就是半固体,可以满足工艺和口感要求,此外,氢化植物油的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可以延长保质期,且比动物油脂比如天然奶油成本更低,因此食品工业界应用广泛。

  如果,植物油的氢化不完全,有一些双键从天然的“顺式结构”转化为“反式结构”,从而会产生一些“反式脂肪”。因此,由于氢化工艺,植脂末中可能存在反式脂肪酸,但植脂末本身并不是反式脂肪酸,简单地将植脂末或者奶精直接视为反式脂肪酸是不准确的。

  更重要的是,植物油不完全氢化才会产生反式脂肪,如果完全氢化就不会产生反式脂肪,而是饱和脂肪。因此,完全氢化的植物油是不含反式脂肪酸的。目前,食品工业通过改良加氢工艺也能大大降低或消除反式脂肪的产生。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名牌或优质植脂末(咖啡伴侣)产品的标签上都标示“反式脂肪酸为零”。

  奶精并不是反式脂肪酸的唯一来源

  媒体报道中反复强调奶精含反脂、危害健康,但奶精并不是反式脂肪酸的唯一来源,天然食物中也存在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在食品中的主要来源是加工食品,如不完全氢化植物油、植物油精炼过程、高温长时间烹饪。除了加工食品,“天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也是存在的。2013年,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评估显示,从对北京、广州两城市居民的膳食中不同食物的反式脂肪贡献率的调查中,天然来源的反式脂肪主要是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牛羊肉或奶虽然含有反式脂肪,依然是比较优质的食物,不应该因为其中的反式脂肪酸而因噎废食。一味追求反式脂肪“零摄入”,是不现实,也是不必要的。

  我国居民的反式脂肪酸摄入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有意识的控制饮食中的反式脂肪酸还是有必要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该仔细查看食品标签。氢化油脂在标签配料表中常见的表述形式有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氢化大豆油、植物起酥油、人造奶油等。因此,消费者购买包装食品时,若配料表中包括上述成分,要多留意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可以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含量较低的食品。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