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口服胰岛素胶囊研制成功了

曾经试制过的各种胰岛素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滴眼剂、滴鼻剂、栓剂等等,研究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代替注射,但几乎没有实际临床价值的突破。

按摩人体正确穴位也是能很好地降糖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现代社会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主要表现是口渴,这跟肺热有关。中消,主要表现是多食,跟胃热有关。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跟肾虚有关。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人体自备的治疗糖尿病的穴药,坚持按摩,配合口服降糖药物,一定能帮糖尿病患者平稳地控制血糖。

最新发布
2017-11-07

二甲双胍 不该为乳酸酸中毒「买单」

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二甲双胍在国内外指南里的「老大」地位不曾动摇。以前多认为,肾功能不全(eGFR,即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3m2))、缺氧性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等)和使用含碘造影剂前后48小时的糖尿病患者,禁用二甲双胍,这都归咎于二甲双胍的乳酸性酸中毒风险。使得许多临床医生小心翼翼,在面临上述情况时,不得不将二甲双胍拒之门外。

2017-11-06

母义明教授谈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6)于11月16日~19日在厦门召开。期间,丁香园有幸邀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为大家介绍二甲双胍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

标签: 二甲双胍 药物 血糖 
2017-11-06

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均可延长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

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一半以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严重高血糖肥胖人群会获得血糖接近正常的缓解期(也称蜜月期),许多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停用胰岛素后,蜜月期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2017-11-06

SGLT-2 抑制剂:降糖之外 减重你了解多少?

肥胖与2型糖尿病具有集中发生的趋势,两者一些共同的代谢异常揭示了它们之间具有非常密切和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联系[1]。体重控制已成为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控目标[2,3]。达成指南中要求的体重控制目标,降糖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

标签: 降糖 药物 胰岛素 
2017-11-06

再识二甲双胍(2016 版共识要点解读)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以下简称《共识》)近期刚刚颁布,我们应该掌握该药的哪些知识点?新版共识对2014年版有何更新?现总结如下。

标签: 二甲双胍 药物 血糖 
2017-11-03

紫丁香:二甲双胍的前世今生

法国人从中世纪以来都会使用法国紫丁香治疗疾病,当地民间也一直有用紫丁香治疗多尿症(糖尿病典型症状)的经验。

标签: 二甲双胍 药物 月经 
2017-11-03

除了「胍」还有它:α- 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的那些事儿

由于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所以也同时带动了降糖药物的研究发展,目前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仅以口服药来说,就有包括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DPP-4抑制剂类等,其中以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为例,伏格列波糖即将推出0.3mg剂型上市。

2017-10-31

降糖药副作用 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会伤肾吗

二甲双胍成分本身对于人体本身并不存在肝肾毒性,所以并不会引起肾脏损伤。糖尿病患者结合蛋白尿等肾功能障碍其实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药物的副作用所引起的,而是高血糖对机体引起的一种并发症。

2017-10-31

糖尿病药物 吃了药后血糖还升高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治疗中使用胰岛素的比例并不多,大多数都是采用口服降糖药来作为日常的药物使用。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有绝对数量,该类型患者胰岛功能并未完全衰退,而口服降糖药正是针对这方面入手的。

2017-10-31

记住这 5 点 二甲双胍才用得对

二甲双胍被称作降糖「神药」,但「神药」也有副作用,不能随随便便用,一些细节问题如果注意不到,不仅让疗效大打折扣,而且还容易造成药物的不耐受或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医生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标签: 二甲双胍 药物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