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免疫参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目前普遍认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产生与血脂紊乱、血黏度异常、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等因素有关,且人们注重改善这些紊乱状态,以减少或延缓血管合并症的产生及发展。而红细胞免疫功能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作用的研究尚属空白。
现在常见的糖尿病是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而糖尿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神经衰弱的表现。这就是很多糖尿病因为担心造成的表现
1型糖尿病 病人有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有酮症酸中毒倾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少年。
目前普遍认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产生与血脂紊乱、血黏度异常、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等因素有关,且人们注重改善这些紊乱状态,以减少或延缓血管合并症的产生及发展。而红细胞免疫功能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作用的研究尚属空白。
、反作用当成正作用。对于肥胖超重、尤其是食欲难以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应该选择双胍类药物,利用它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胃肠道反应,影响食欲,很多病人服用以后轻度食欲不振。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戴娜·S·厄尔利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糖尿病与结直肠腺瘤之间的相关性。他们比较了100例绝经后糖尿病女性和500名健康人结直肠腺瘤的发生风险,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直肠癌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倍。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预后较差。在这项研究中,显示科素亚?将终末期肾病或肾衰的危险性下降28%。在这之前,还未有任何研究表明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具有如此的作用。
严格控制血糖达标是延缓并发症发生、降低并发症风险的重要途径,而目前我国患者的达标率之低更令人担忧。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讨论版)的建议,HbA1c(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0%。
它关系列全天血糖水平,这一时刻的血糖浓度越高,其在11~17时血糖浓度上升就越为严重。这位专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控制在10-10.6毫摩尔/升以下,那么整个下午的血糖值将基本能够保持正常。
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达比利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在《糖尿病护理》刊物中说,在母体受糖尿病影响的婴孩,年轻时出现2型糖尿病的几率增加7倍,如果受影响的是肥胖,几率会提高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