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不能逆转糖尿病 是因为你不想这么做

不能逆转糖尿病 是因为你不想这么做

2020-01-21 来源:糖友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慢性病的根本因素是生活方式,想要改变就是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而不仅仅处理各种生化指标这些表象。血糖升高只是身体代谢问题的一种表象,我只看到了这一项或者那一项的指标异常表象,去降低这一项或者那一项指标,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

我听一位老师说,所有知识的远离都是想通的,就像深井的水一样,虽然是不同的井,但是水源确实相同的。这一点我从两本看似不相干的书上找到了印证。一本是讲人体计划与疾病关系的书——《人体的故事》,一本是讲道德修行的国学经典书籍——《了凡四训》。

《人体的故事》是由哈佛大学人类进化学教授丹尼尔·利伯曼所著,书中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人类目前所患的几乎所有慢性病的成因都与人体不能匹配现在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

所以,丹尼尔·利伯曼教授又把像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称之为失配型疾病。

书中说:人类发明了农业,于是淀粉含量高,产量大的食物(比如玉米、小麦、水稻,也是会快速升高血糖引起胰岛素反应的食物)被保留种植延续下来,这对于解决温饱大有裨益。而到了物质丰盈的时代就变为了负担。比如因热量过剩所导致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癌症等慢性病。

所以,饮食结构和食量的控制、增加体育活动会使很多慢性病自然减少甚至消失。但是人们解决的方案则更倾向于解决表象,比如血糖高了用降糖药,血压高了用降压药,血脂高了用降血脂的药物……

这本书呈现的就是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即,有了环境(包括文化、饮食、生活方式)的“因”,导致了人体的失配型疾病的“果”。

最终的解决方案也应该是从“因”上解决,而非处理表象。比如目前糖尿病治疗所关注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不能仅仅依赖各种药物解决单一问题,而是要从饮食运动当方面入手寻求根本性解决方法。

再说说《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晚年的了凡先生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了凡原名袁黄,中过举人,考上了进士,当过县长,出兵抗日援朝,打败过倭寇。最终解甲归田,儿孙满堂、享寿74岁。

但命里他本应该是一名郎中,为什么呢?因为了凡的父亲英年因病早逝,因此按照母亲的要求学习医术。后因一孔姓算命先生算其有中进士之命。而且,哪年应该考举人、哪年考进士、哪年当官、哪年去世,就连其膝下无子也算得一清二楚。了凡自此改为求学考取功名,其后发生的一切都与这位孔先生所算一致。

了凡于是认为无论如何努力,命运都是已经注定的了。于是每天浑浑噩噩度日、饮酒熬夜、喜怒无常,不求上进。

可以预料,如此下去,他的命运真的就注定53岁寿终且膝下无子了。

直到在南京栖霞寺遇见了云谷禅师,明白了短寿无后的因果关系。于是修炼自我,努力戒除贪嗔痴恨、积极行善积德、吃斋戒酒(这不就是改变生活方式么),改过自新。

而后,“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意思是做事情顺了,心情舒畅豁达了、贵人多了、身体也健康了……

结果,了凡不仅在事业上建功立业,而且儿孙满堂、安享晚年并深得百姓爱戴和推崇。

这本书说明:一个人的命运也是有因果关系的!即使命运是注定的,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加以改变。改变从哪里开始?不是从处理表象开始,而是从“因”处解决,即向内求。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仁义道德,自然能够赢得他人的敬重,而引来身外的功名富贵。作为一个人,若不知反躬内省,从心而求,而只好高骛远,祈求身外名利,就算用尽心机,也是两头落空。主人公的命运就真的是短命无后了。

“因”是种子,种下善因就得到善果,就如同种下花生的种子就会长出花生,种下玫瑰花的种子就长出玫瑰花一样自然。

人品好了,人际关系就好,人品是人际关系好坏的因;人际关系好了,家庭、事业就容易成功;所以,人际关系是家庭事业成功的因。大学中说:身修则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呈现的就是因果的关系。所以,任何事物:“之所先后则近道已”!

很多慢性病的根本因素是生活方式,想要改变就是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而不仅仅处理各种生化指标这些表象。血糖升高只是身体代谢问题的一种表象,我只看到了这一项或者那一项的指标异常表象,去降低这一项或者那一项指标,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已。

有时候你内心的想法也是一种“因”,你种下了一种想法就会收获一种行为;行为也“因”,你种下了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

现在不论是医生还是主流媒体都过分强调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是需要终生用药的疾病。慢慢的我们的想法中也认为自己的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这种想法也是一种“因”,于是我们面对糖尿病仅仅是被动的控制(消极的行为),而不是怀有希望去逆转(事实上的痊愈),这是否也塑造了一个命运呢?

2017年世界糖尿病联盟公布的了一项研究成果:通过饮食控制体重逆转糖尿病的案例,这个研究成果同步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上。类似的试验也有发表在权威杂志《细胞代谢》杂志[1],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GeraldI.Shulman教授领导的团队发现,一种短周期、超低卡路里的饮食(VLCD)能够在不减轻体重的情况下,逆转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

还有很多相似的研究成果,而且实现的方法既不是什么神奇的药物,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的疗法。仅仅解决了饮食和生活方式这个“因”而已。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里,我想你应该会明白我要传达的意思:

首先,作为糖友要有逆转的信心,你的信心就是一个积极的种子,必然开出积极的结果。我们要想办法去阻止他的进展,甚至逆转,而不是仅仅控制和维持而已。

其次,想要改变糖尿病先要事实上的“管住嘴迈开腿”(不能说说而已),从“因”上解决,而不是寻求什么灵丹妙药或者神医大师。逆转糖尿病的钥匙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每一个积极的行为都是一个积极的种子,必然开出积极的“果实”。

所以,没有逆转糖尿病可能正是因为你放弃了希望和持续有益的行动有关!

最后,请记住逆转首先改变我们的心态,其次逆转的是生活方式,针对“因”去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实现逆转!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