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这些影响血糖的心理因素 糖友知道吗

这些影响血糖的心理因素 糖友知道吗

2019-11-25 来源:大糖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如果负面情绪听之任之,时间久了便可能发展成与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情绪对立,甚至抗拒治疗。还有一些病程较长、并发症严重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近些年,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人群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糖尿病防治工作越来越得到患者、医生、家属的重视,近些年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糖尿病五驾马车得到医生、患者、家属的认同,在五驾马车控制中,糖尿病教育中的心理因素越来越得到公众的重视,那么在糖尿病控制中,心理因素对患者血糖控制有多大帮助?

心理因素在糖尿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归纳起来,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陷入以下心理误区:

不以为然:糖尿病早期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有的患者还可能“红光满面”,给人一种“体格健壮”的假象。不少患者认为血糖高对身体并无大碍,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

恐惧焦虑:由于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或认识不够全面,一些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也在所难免。其实,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患者中的长寿者也不在少数。

悲观沮丧: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退休。他们原本设想在辛苦大半辈子后能好好享受生活,快乐度过晚年。可得了糖尿病后,不仅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且天天得吃药打针上医院,还时常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实际上绝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后,都会悲观沮丧一段时间,而且难以自拔。

抱怨内疚:有的患者在了解糖尿病与遗传的时候,便抱怨父母怎么偏偏把病遗传给自己了。本身有糖尿病的家长在得知子女也患有糖尿病后,深深的内疚感便油然而生。

抗拒对立:如果负面情绪听之任之,时间久了便可能发展成与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情绪对立,甚至抗拒治疗。还有一些病程较长、并发症严重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掉以轻心: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血糖成功下降到正常水平,就认为糖尿病已经治愈了。不但自行停药,还放松了对饮食的合理控制,直到血糖急剧上升,病情变本加厉才后悔莫及。

药物万能: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当然重要,但过分依赖药物却又是不行的。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还要重视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整好心理、戒烟戒酒等非药物疗法,才能收到比较好的疗效。

矫枉过正:有的患者为了快速降糖,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上述心理问题,及时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必要时也可请心理医生帮助。愿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朋友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