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前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流行情况

糖尿病前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流行情况

2019-07-26 来源:大糖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994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人口标化率为2.28%),糖耐量减低(IGT)为3.2%(人口标化率为2.12%)。

据统计,2015年全球20-79岁的人中有约4.15亿人患糖尿病(患病率8.8%),另外有3.18亿人糖耐量受损(前期患病率6.7%)。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第一大国,2015年病患人数高达1.096亿人,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同时据IDF预测,如果不加干预,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6.42亿,糖尿病前期人群4.81亿,我国患者数量将上升至1.54亿。

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1980年全国14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994年全国19省市21万人的调查,25~64岁年龄段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5%(人口标化率为2.28%),糖耐量减低(IGT)为3.2%(人口标化率为2.12%)。这一数字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数据相近,比1980年增加了近3倍。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同时调查了糖尿病的流行情况。该调查主要根据空腹血糖诊断IFG和糖尿病,空腹血糖较高的部分患者做了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在18岁以上的人口中,糖尿病患病率为2.6%,其中城市患病率为4.5%,农村为1.8%。18~44岁、45~59岁和60岁以上3个年龄组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是1.95%、7.78%和13.13%;而农村相应年龄组分别为0.98%、2.96%和4.41%。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发现,我国糖尿病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3.7%,1型糖尿病占5.6%,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

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均年收入高低与糖尿病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同时,中心城区和发达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

3.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1994年25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70%,远高于美国的48%。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5.表现特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在24kg/m2左右,而白种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m2。中国人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糖尿病患病率的急剧增加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是遗传因素,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生活在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10%以上,明显高于当地白种人,提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其次是环境因素,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中热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生活模式不健康、不科学,包括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另外社会老龄化也是重要原因,我国男性预期寿命已达71岁,女性达74岁,而2型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

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减低(IGT)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非均质性的,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一种特殊代谢状态,是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危险阶段。不少学者对此早有认识,曾称之为“化学性糖尿病”、“隐形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等概念不甚明确的诊断名称。

不仅2型糖尿病存在有IGT阶段,1型糖尿病也可能有此阶段,只是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而已。

IGT首先由美国国家糖尿病资料组(NDDG)提出,当时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8mmol/L,后由于糖尿病诊断标准改变,IGT空腹血糖改为<7.0mmol/L,OGTT2h血糖介于7.8~11.1mmol/L之间,高于11.1mmol/L则诊断为糖尿病。

IGT与糖尿病一样,其患病率在不同人群中有很大的差异。据WHO1993年资料,全球30~64岁成年人IGT患病率为0.3%~10.0%,与糖尿病相似或略高,美国白种人IGT患病率为6.1%,黑种人为9.9%,墨西哥人为12%,坦桑尼亚部分人群为32%,Pima印第安人则高达50%。我国万人以上调查的IGT的患病率高达10.48%

IGT患病率也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1994年全国糖尿病协作组调查40岁IGT患病率是40岁以下的2.9倍。长沙一组报道,若以45岁为分界线,45岁以上者,IGT患者是45岁以下者的近8倍。但与糖尿病相比,年轻者有相对较多的IGT,如≤34岁组IGT/糖尿病之比值为2.13,至≥55岁组则降为0.57。体重是IGT患病率最相关的因素,脂肪分布对IGT患病率影响更大,向心性肥胖者是IGT也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

IGT的转归为三:1.保持IGT。2.转变为糖尿病。3.恢复至正常糖耐量。IGT转变为糖尿病的年转化率欧美为3%~7%,亚洲为10%~11%,我国为8%~9%。我国有一组对100人的OGTT结果长期随访10~32年的转归,从总体看糖耐量随年龄增长而减退,但39.7%正常糖耐量者并未减退。体重对OGTT的转归有一定影响,超重者转归为IGT及糖尿病者多,首次OGTT2h血糖值高于7.8mmol/L者,60.7%保持IGT,2h血糖值≥11.0mmol/L者,无一例外均转化为糖尿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