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监测血糖不得不注意的5个问题 哪五个

监测血糖不得不注意的5个问题 哪五个

2019-07-25 来源:糖尿病家庭调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常常会利用电子血糖仪自行测量血糖,密切关注血糖的波动。其实,除了需要监测血糖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监测很多其他指标。糖尿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监测血糖是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通过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掌握病情的控制情况,及时发现低血糖,了解进食与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

缺乏血糖监测的治疗是盲目的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均得不到保证。下面就有关自我血糖监测的一些容易误解的问题解答如下。快来看看你都能答对吗?

糖尿病只要监测好血糖就够了?

错!糖尿病患者都知道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常常会利用电子血糖仪自行测量血糖,密切关注血糖的波动。

其实,除了需要监测血糖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监测很多其他指标。糖尿病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这些并发症也属于需要监测的内容,如心脏功能、肝肾功能、眼底、周围神经病变等。专科医生和糖尿病患者都要关注这些指标,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检测尿糖能够代替检测血糖?

错!一个人的尿糖水平只能间接地反映其血糖的大致水平(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

另外,尿糖的灵敏性较差,只有当一个人的血糖水平超过了其肾糖阈值(一般是10毫摩尔/升)时,其尿糖中的问题才会反应出来。

另外,老年人易发生尿潴留,而检测尿糖时所采集的尿液是在几小时内积累的,因而这样测得的尿糖值不能准确地反映患者当时的尿糖水平。

当然。糖尿病患者若因经济条件等原因不能定期地检测血糖,经常测一测尿糖还是有用处的。

感觉身体好,就不再监测血糖?

错!很多糖尿病患者懒得去做定期检查,其实不然。

自我感觉良好时,并不代表机体真的没问题,特别是在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时,患者的自我感觉会出现明显减退,这时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误。

还有一种情况,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稍高于正常水平时,身体不会产生明显的不适,可是当机体长期处于这种高血糖状态时,细胞和血管很容易受到损伤,糖尿病的并发症也会接踵而来。

空腹血糖必须测,餐后血糖无所谓?

错!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同样重要。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更高。

如果只控制好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极易引起心血管事件、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病变,特别是老年人会引起认知功能的损害,增加肿瘤风险。

大多数专家认为,氧化应激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潜在原因,餐后血糖波动比慢性持续性高血糖更能特异性地激发氧化应激的产生,而氧化应激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使促凝血因子及黏附因子增多,并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引起动脉硬化,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的风险增加,导致心肌梗塞。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注重餐后血糖监测。

化验空腹血糖时抽血时间早点或晚点无所谓吗?

错!空腹血糖是最能准确地反映人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的一项指标。在门诊经常会碰到不少空着肚子、远道而来的患者来医院查空腹血糖。

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医生在给他们抽血时已经接近中午了。其实这时患者的血糖值已经不能代表其平时空腹血糖的水平了。

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早晨8点之前抽血所测得的血糖值才算是其空腹血糖值。

如果抽血的时间太晚,并为此耽误了早晨的用药治疗,则不但无法反映患者真正的空腹血糖水平,还可能因为延迟打针或吃药而影响治疗。

血糖的不同监测点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的是至少8小时以上,没有任何热量的摄入,包括吃饭、喝水。

2、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第一口饭开始算起,刚好2小时的血糖。

3、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是一天24小时中的任何时候,与是否吃饭没有任何关系。

4、餐前血糖

餐前血糖是指餐前测的血糖,一般指餐前半小时的血糖。

5、夜间血糖

夜间血糖也叫凌晨三点血糖,这是很重要的,有助于鉴别苏木杰反应和黎明现象。

6、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可反应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控糖过程中评价血糖情况的金标准。一般控制在4%-6.5%之间较为理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