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妊娠期糖尿病”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会太陌生,有数据显示,在我国每6个孕妈妈中就有一个“糖妈妈”,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这个比率仍在增加,给母亲和孩子带来极大的危害。那么该正确认识“妊娠期糖尿病”,做个不慌不忙的孕妈妈?
妊娠期糖尿病有什么影响
对孕妈妈而言,血糖异常未来患2型糖尿病、发生肥胖和糖耐量降低的风险均会增加等;
对胎儿而言,会导致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流产、早产、畸形、高胰岛素血症,甚至还会产生代谢异常、肥胖等远期影响。
做一个“阳光”的孕妈妈
我们都知道,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遗传、饮食、运动等有关,然而你知道吗,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除了以上为人们所熟知的传统因素,维生素D缺乏同样也是一大原因!那么孕期该如何补充维生素D?首先孕期可以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在孕期晒太阳,不仅可以帮助孕妇充分补充维生素D,辅助促进钙吸收,促进胎儿骨骼发育,进而预防胎儿骨骼疾病,同时保障自身骨骼健康。在温暖舒适的温度,的环境下,心情也会随之开朗,愉快的心情对于准妈妈来说更为难得,因此常晒晒太阳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有积极的作用。其次对于接触阳光较少的孕妈妈,建议额外补充普通维生素D以维持孕期自身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所需。从备孕期开始,孕妈妈一天就要进行400-800IU的维生素D补充,至妊娠期第三个月后,将补充量提高到800-1000IU每天。同时2018年中华医学会《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中提出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推荐补充维生素D1500-2000IU/d。
孕期除了维生素D的补充,还要注意什么
孕期活动不便,晒太阳的时间也不多,甚至连户外活动都比孕前少很多,大部分选择长期呆在室内养胎,到怀孕中后期很多人出现了腰酸、腿痛、手脚发麻、腿抽筋等不适,其实这是体内缺钙的信号。从怀孕第5个月起,胎儿的牙齿开始钙化,建造骨骼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钙,所以对钙的需求量加大。宝宝出生后牙齿是否坚固,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胎儿期是否得到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准妈妈如果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D,就需要经常服用马哈鱼、鲭鱼、沙丁鱼等油性海鱼,以及动物肝脏、蛋黄等,而这些都会造成孕产妇的胆固醇升高,因此,如果不能做到经常晒太阳,建议每日坚持补充普通维生素D来满足日常所需。除此之外,不减肥、不超重、不过度劳累、不抽烟、不酗酒、不熬夜、多吃蔬菜水果、穿衣舒适为主,定期产检也是成为一个健康准妈妈的必要条件。
面对妊娠期糖尿病,我们不必过于紧张,但也绝不能放松警惕,管住嘴、迈开腿,只要信心坚定,保持愉悦的心情,一定可以顺利的度过孕期,快快乐乐的迎接宝宝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