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随处可见,也许你的身边就有这样的糖尿病病人,所以大家对糖尿病也不会感到很陌生,但对于糖尿病肾病,大家就没有什么认识了吧,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属于肾病的一种。它发病的时候会带有糖尿病的一些特征。那么糖尿病肾病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糖尿病肾病6大症状
1、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惟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但是在疾病发展初期只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出微量。
2、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水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水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
3、高血压在1型无肾病的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病人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病人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
4、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可快速发展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出现尿毒症。
5、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病人,可有轻度的贫血。
6、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几乎100%合并视网膜病变,但有严重视网膜病变者不一定有明显的肾脏病变。当糖尿病肾病进展时,视网膜病变常加速恶化。
一周吃两次鱼可预防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也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病人数逐年有上升趋势,那么糖尿病肾病应该如何防治呢?
糖尿病患者一周吃两次鱼,有助于预防其最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英国某大学曾经对2.2万名中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相关研究,糖尿病患者有超过8%的人出现蛋白尿,普通人则不到1%。一般来说,出现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如果情况恶化,会发展为更严重的肾病,会增加心脏病发病率,影响糖友健康。
在对其进一步的饮食研究发现,每周吃一次鱼的糖友出现蛋白尿的几率为18%,而每周吃多次鱼的糖友出现蛋白尿的比例降到4%。这个结果可以推断,多吃鱼可以预防因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损害。因为鱼油改善了糖友体内的血脂状况,或者是鱼肉中的蛋白质等微量元素保护了肾脏,因此糖友更不易患肾病。但是,烹调的方式也要注意,清蒸鱼较比煎炸的鱼,对糖友更有益。
糖尿病肾病不能吃什么?
上述我们了解到,适当吃鱼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那么糖尿病患者要做好肾病预防的话饮食有什么要注意呢?
首先,少吃升糖食物。血糖控制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必备功课,尤其是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都是需要谨慎食用。红糖、葡萄糖和巧克力这些容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要少吃甚至是不吃。
其次,少食升血脂的食物。一些食物会使你的血脂升高,尤其是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这对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尤其是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吃这些食物还可能会诱发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因此,如猪油、黄油和奶油等高脂肪食物,糖尿病肾病患者最好远离。
最后,不要喝酒。酒只能给人体提供热能,不能提供其他营养素,对糖友没什么益处。长期喝酒影响我们的肝脏功能,血清甘油三脂将会升高,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最好不要饮酒。
糖尿病人如何做到低蛋白饮食?
总的来说,低蛋白饮食就是:保证肉类、减少谷类、蔬果适量。具体的做法可以按照下面3步来。
1.计算总量
刚刚已经和大家说过了,我们需要根据肾功能确定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大家可以按照病情,根据限量来计算。
当然,更加方便的选择是去营养科,请营养师来计算。
2.确定荤菜的量
确定了每天能吃多少蛋白质后,接着就是怎么选择食物的问题了。由于低蛋白饮食中要求一半的蛋白质来源于优质蛋白,因此要知道每天能吃多少荤菜。
我们要保证每餐都有优质蛋白,也就是肉、蛋、禽、鱼虾、奶。
举例说:
早餐:牛奶200mL(蛋白质6克)
中餐:虾仁10个(蛋白质10克)
晚餐:小黄鱼1条(蛋白质10克)+肉片25克(蛋白质5克)
这样就已经有31克蛋白质了。
3.主食、蔬菜及水果
一个体重60公斤的糖尿病肾脏病1期患者,每天48克的蛋白质,减掉上面的31克,还有17克可以分配给主食、蔬菜及水果。
主食:1小碗米饭的蛋白质约为4克,所以午餐和晚餐可各食用1小碗米饭。而其它主食(面条、馄饨、荞麦、玉米)的蛋白质均高于米饭,食用量要减去1/2~1/3。
蔬菜:豆类(毛豆、豌豆、蚕豆、刀豆、豌豆苗、黄豆芽等)、山药、西兰花、冬笋、百合、土豆、红薯中的蛋白质含量都超过3克/100克,所以尽量避免或减少食用。如果食用了,则主食需要减少。推荐食用绿叶类的蔬菜。
水果:水果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忽略不计。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
至少每年筛查一次,饮食、运动、戒烟,控制高血压(140/80mmHg,年轻患者130/80),纠正血脂紊乱,改善微循环及其他药物治疗。
控制高血糖,治疗高血压,系统掌握饮食疗法,通过戒烟、减肥、纠正血脂紊乱等保护肾功能,控制高血糖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首要和根本措施!
同时重视定期筛查,定期看医生。